龙竹的栽培技术以及养护管理

2020-05-26 00:07

在斯里兰卡的贝拉迪尼亚植物园里,有几株竹子其高度达30-35米,即为龙竹。在分类学上这属于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该属约30种以上,均为乔木状竹类,一般高24-30米,幼时常被白色蜡粉,地下走茎(竹鞭)粗短,杆丛生,竹梢常下垂。

巨大的竹杆可作建筑用材和引水管。本属大部分种类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也常见栽培。中国约有10多种,分布于西南部和南部。1999年5月1日在昆明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最高的巨龙竹,它高达40米,竹竿粗30多厘米。

形态特征:龙竹的竿高20-30米,直径20—30厘米,直立,梢端下垂或长下垂,节处不隆起;节间长30-45厘米,壁厚1—3厘米,幼时在外表被有白蜡粉;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不发达。

竿箨早落;箨鞘大形,厚革质,鲜时带紫色,全缘,背面贴生暗褐色刺毛;箨耳与下延之箨片基部相连,多少有些外翻,以后易脱落;箨舌显著,高6-12毫米,边缘有短卤状裂刻;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长13—38厘米,其基部约占箨鞘顶端的4/5。末级小枝具5—15叶,叶鞘无毛;叶耳无;叶舌隆起,高1—3毫米,边缘具不整齐的齿裂。

生态习性:龙竹适生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要求无重霜)等气候环境,龙竹以南亚热带海拔1200~1800米范围内生长最好;龙竹为暖热性喜湿怕寒竹种,有一定的抗旱耐瘠能力;

龙竹无性繁殖小苗,在2~3年内能抽笋成竹四代(实际为四级分蘖),高粗度逐代增加近一倍,笋眼数也增加近一倍;第四代竹的形态特征已接近母竹的形态特征;龙竹的成竹生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成熟竹和过熟竹四个阶段;

龙竹开花是由于竹林衰老和环境恶化造成,可以通过松土除草,挖除老竹蔸、灌溉、施肥和喷施生长素等措施来进行复壮更新。牡竹属中栽培最广泛的可算是本种,我国滇西南可能是它的自然分布区。

此为世界上最大的竹类之一,可为良好的建筑和篾用竹材。其笋味苦,不宜蔬食,但加工漂洗和蒸煮后能制作笋丝和笋干商品称为“玉兰片”),其色泽淡黄,颇受人们欢迎。

龙竹的栽培技术

造林地选择:选择立地条件与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一致的地块为造林地,做到适地适树。适宜龙竹造林的立地条件特征:坡向:阴坡、半阳坡、半阴坡;坡位:中、下;土壤类型:赤红壤、燥红壤;海拔:620~1800m。

造林时间:6-7月雨季定植。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在5月定植,成活率较高,发笋量大。

造林技术:选择纯林的造林方式;根据立地条件,适生区域(最适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选择设置初植密度、株行距:16丛/667m2,6m.7m;20丛/667m2,5m.6m;25丛/667m2,5m.5m;采用.品.字型配置,有利于光能利用;块状整地,规格0.8m.0.8m.0.6m。

造林方法:龙竹造林选择植苗方法。竹苗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截秆移蔸法,另一种是苗圃培育地苗。

截秆移蔸法

取苗季节:最好在发笋前期的2-4月,不伤竹蔸笋芽,但需进行圃地假植遮阳管理至雨季定植,当年发笋量大;5-6月取苗,容易伤及竹蔸笋芽;现取现植,当年发笋量相对小一些。

母竹选择及取苗方法:选取1~2年生竹秆,根据需要长度截秆,然后在竹蔸周边约50cm范围内开沟去土,待竹蔸全部露出时,根据竹蔸生长位置及方位,用锋利的工具将其连接的轴分开,取出竹蔸,在竹秆最上一节塞泥巴,塑料膜包扎。蔸苗要求竹蔸无撕裂,芽眼完整无损。此法取苗不易,运输成本高。

定植方法:定植时将竹秆直立于穴中,竹秆要端正,分层填土,使竹蔸的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踏实,覆土高出地面5cm,呈平盘形,然后灌定根水(以土壤完全湿润为准)。整个栽竹过程中做到:深挖塘、浅栽竹、紧壅土、多浇水。

苗圃培育地苗:选择交通便利、适宜竹子种植区域内土层深厚、沙壤、临近水源的地块为竹子育苗地,苗床长度、宽度根据需要确定。

育苗季节:采用埋秆、埋节、扦插(秆枝连体扦插即主枝与竹秆不分裂的扦插、主枝扦插)或种子繁殖的方式培育竹苗,造林用竹苗要求每丛1~2年生竹秆地径1cm以上,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蔸芽饱满。

埋秆、埋节、扦插育苗,对母竹选择的要求是:具有主枝的2~3年生的竹秆节段,主枝细的竹梢不用。埋秆、埋节、扦插的截秆方法:在砍伐竹秆时可距地面1.5~2.5m处截断,并截去主枝细的竹梢,主枝保留2~3节短截,修去盘枝,根据苗床的宽度锯(或砍)断竹秆,在垂直主枝方向的竹节中央用利刀砍一孔口;

根据埋节、扦插的要求,将竹秆锯(或砍)成双节段或单节段,双节段的节两端应保留2~3cm,在垂直主枝方向的竹节中央用利刀砍一孔口;单节段主枝节下应保留1~2cm。

育苗方法:在苗床上挖20cm深,30cm宽的育苗沟,育苗沟行距40cm,将竹秆或竹节平放入育苗沟中,孔口向上,向孔内灌满水,然后覆土,覆土厚度5cm,覆土时保持苗床平整,最后苗床浇透水。以后进入常规管理。此法育苗时省工,但取苗时断秆麻烦。

秆枝连体扦插育苗方法:在苗床上挖15cm深、20cm宽的育苗沟,育苗沟行距40cm,将带有主枝的单节段竹节按45.角倾斜放入育苗沟,主枝蔸部靠左或靠右贴土,株距15~20cm,覆土时保持苗床平整,竹节内灌满水,然后苗床浇透水,露天扦插应采用遮荫网苗床遮荫或苗床覆盖稻草、松毛等覆盖物保湿,以后进入常规管理。此法育苗时截节麻烦,但取苗容易,单位产苗量高。

主枝扦插育苗法:在2~3年生的竹秆上选取生长健壮并充分木质化的主枝(枝粗1.0cm以上),留20~30cm截断主枝梢部,剪去盘枝,用利刀沿主枝蔸部与竹秆连接处快速劈下,剥去主枝蔸部的箨片,扦插于苗床上或营养袋大袋中,采用遮荫网遮荫,塑料棚保湿。此法繁殖材料采集容易,不伤母竹竹秆,有利于竹材利用,但育苗管理工作比其他更精细。

空中诱根育苗法:在2~3年生的竹秆上选取生长健壮的主枝(枝粗1.0cm以上),留20~30cm截断主枝梢部,剪去盘枝,剥去主枝蔸部的箨片,用16cm.20cm的营养袋,底部剪开和上部一样,套入主枝蔸部,用棉线将塑料袋底部靠近竹秆扎紧。

塑料袋内装入体软、透气、保湿的泥团,使主枝竹蔸位于泥团中央,然后用棉线扎紧塑料袋上口。一段时间后,主枝抽发新枝叶,随后主枝蔸部陆续生根。生根后即可用利刀(锯)沿主枝蔸部与竹秆连接处劈(锯)下,即成为一株有根的竹苗,可假植于苗圃地待用,或定植于造林地。此法诱根育苗操作时费工,但育苗不占地,育苗成本低,而且取苗不伤母竹竹秆,有利于竹材利用。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