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心情却莫名低沉?很可能你得了一种“情绪病”。由冬季到春季,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神经内分泌系统容易出现紊乱,引发情绪上的波动。
春季易得“情绪病”
从寒冬进入暖春,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体外紫外线强度与温度增高,再加上人们群体互动、生产活动增多等因素作用,体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人体对外界气温、气压、气湿、气流等变化高度敏感,这些易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使得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发生变化,容易诱发、加重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等多种精神障碍的发生。
有资料表明,春季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病人复发率较高的时期,该阶段精神病的复发率占全年复发率的70%。对此,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抵御轻度抑郁。
不妨试下花卉疗法
花卉疗法是指通过亲手种花养草,常在花间走动,饱赏花色、花香,选择花卉,以花代茶防治疾病的方法。某些花卉与某种心情有关:白杨树的花能解除精神压力,金雀花能用来治疗绝望症,菊苣能用来治疗自恋狂和占有欲等等。
花卉疗法的作用之一在于增加病人的体力劳动。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病人需要翻土、刨地、运肥;等到花卉出土,就要浇水、施肥、剪枝;这些运动有利于锻炼身体,舒筋活血。
。选一个闲暇日子,约上三五朋友,来一场赏花踏青之旅,这对平缓心情、促进睡眠有极大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