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脉根的繁殖方式以及主要价值

2020-07-26 07:48

百脉根又名五叶草(四叶草)是一种豆科植物,这种植物在中国南北等地均有栽培。鸟足豆、牛角花,是多年生豆科百脉根属草本植物,原产欧亚大陆温带地区,中国河北、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地均有野生种分布。

1980年以后,中国一些科研部门从加拿大等国引入百脉根栽培品种,广泛用于果园生草、绿肥、草场改良及牧草。百脉根耐瘠薄、固土防冲刷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是贵州栽培利用和草山改良的一种优良豆科牧草。百脉根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百脉根为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株散生稀疏白色柔毛或秃净。具主根。茎丛生,平卧或上升,实心,近四棱形。羽状复叶小叶5枚;叶轴长4-8毫米,疏被柔毛,顶端3小叶,基部2小叶呈托叶状,纸质,斜卵形至倒披针状卵形,长5-15毫米,宽4-8毫米,中脉不清晰;小叶柄甚短,长约1毫米,密被黄色长柔毛。

百脉根茎丛生,无明显主茎,茎长30-80cm,光滑无毛,直立或匍匐生长。主根深长,侧根多而发达。根分布于60厘米土层中。茎枝丛生,匍匐生长,茎光滑,长90厘米。掌状三出复叶,有大托叶,形似叶片,故名五叶草。

伞形花序,小花4~8朵,位于长花梗顶端,花色淡黄至深黄。荚长圆,聚生花梗顶端,散开,状如鸟足,故有鸟足豆之称,每荚含种子10~15粒。种子细小,肾形,光滑棕色或墨绿色,千粒重1.2克。百脉根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百脉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耐湿、耐荫、可在林果行间种植。百脉根最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要求21-27℃。耐寒力较差,幼苗易受冻害,成株刚有一定耐寒能力,-3--7℃下茎叶枯黄。耐热能力比紫花苜蓿稍强,耐旱能力比苜蓿稍差,比红三叶和白三叶强,喜湿润不耐荫蔽。

百脉根的繁殖方式

播种:百脉根种子田播种,用国家或省级牧草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级种子;收草地,放牧地播种Ⅰ、Ⅱ、Ⅲ级种子均可。百脉根种子硬实率高,播种前要进行硬实处理,处理方法有:有机械法擦伤种皮,用温水浸泡24小时,晾干再播;

用浓硫酸浸泡20~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再播,播种量因利用目的而定,种子田条播,每亩0.4~0.5千克,行距30~40厘米。收草地条播,每亩0.5~0.6千克,行距20~30厘米,撒播0.7~0.8千克,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百脉根占40~50%。播种深度1~2厘米。

播种期因地区间气候差异而不同,寒冷地区应早春播种,温暖地区可以春播,也可以夏播和秋播,秋播不应迟于8月下旬,要使幼苗有1个月以上的生长期,以利越冬。补播改良天然草地的可以在入冬时寄予过冬播种。

建立永久性人工草地时,可以单播,也可以混播,常用适宜混播组合草种有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鸡脚草、多年生黑麦草、高牛尾草等。混播比例,百脉根占40~50%为宜。在进行纯种繁育时,可用根或茎切段扦插繁殖。在补播改良天然草地时,可调整控制利用,以利种子充分成熟,便于藉种子自然落粒,自行繁衍改良。

百脉根的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百脉根茎细叶多,产草量高,一般亩产鲜草1500~3000千克,高者可达4000千克,刈割后,再生缓慢,一般每年刈割2~3次。营养含量居豆科牧草的首位,特别是茎叶保存养分的能力很强,在成熟收种后,蛋白质含量仍可达17.4%,品质仍佳。刈割利用时期对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因而饲用价值很高。

其茎叶柔软细嫩多汁,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可刈割青饲,可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和混合饲料,还可用作放牧利用。用于青饲或放牧时,其青绿期长,含皂素低,耐牧性强,不会引起家畜膨胀病,为一般豆科牧草所不及。因其耐热,夏季一般牧草生长不良时,百脉根仍能良好生长,延长利用期。

其他用途:百脉根根系发达,侧根着生众多根瘤,根茬地翻耕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改土肥田效果好,对后作增产作用大,常与禾谷类粮草料及油料、经济作物轮作倒茬利用。茎枝匍匐生长,枝叶茂密,覆盖度大,在荒坡裸地种植,护坡保持水土性能好。花期长,昆虫传粉,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百脉根寿命长,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永久性刈牧兼用草地。种子有落地自生,自行繁衍习性,可用来补播天然草地,可使草地经久不衰,提高产量和质量。根和茎都有从腋芽生出新枝的能力,可切成短段作扦插繁殖,在牧草纯种繁育和育种中有很高的价值,种子结实率高,繁殖系数大,每亩可产种子40~70千克,利于推广。

园林用途:引进种适应性强,产量高,是贵州栽培利用和草山改良的一种优良豆科牧草。百脉根耐瘠薄、固土防冲刷能力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草原工作队。

甘肃草原生态所等单位,先后从外地引进良种在兰州、武威、岷县、榆中、庆阳等地开展引种试验,做了大量的工作,虽在各地生长良好,但都未进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阶段。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