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维持健壮树势。生产中可通过栽植株数、枝量的控制,将每亩枝量控制在6~8万条,保持园内通透性良好,恶化病害发生的条件,强化肥水供给,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供给枝叶生长,维持枝叶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性,减轻落叶现象的发生。
认真清园,压低病菌基数。引起早期落叶的病害有多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病菌均在病叶、枝干或芽鳞上越冬,在秋末冬初落叶后,及时清扫深埋落叶;树体喷施5°Be石硫合剂或30%高浓缩强力清园剂500倍液,可有效杀灭病菌,降低病菌越冬基数。来年春季惊蛰过后、萌芽前喷施5°Be石硫合剂或30%高浓缩强力清园剂500倍液,可很好控制病菌的侵染,降低发病机率,减轻早期落叶现象的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前期用药在5—6月雨季来临前要喷好保护性杀菌剂,防止病菌的萌发和入侵。
主要应用的药物有30%龙灯福连800~1000倍、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4%农抗120生物菌剂6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6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
适期正确用药。当病害症状出现后,要及时喷药(应以治疗性杀菌剂为主)防治,控制危害。由于引起落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病害对不同的药物反应是不一样的,此期喷药应选择广谱性杀菌剂、复配制剂或几种农药混喷,以提高防效。如大生M-45为广谱性杀菌剂,喷施后对褐斑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炭疽叶枯病均有效果;龙灯福连是由8%戊唑醇+22%多菌灵的复配制剂,喷施后对危害苹果叶片的病害防治效果明显;当早期落叶症状出现后,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喷,控制效果较好。
褐斑病危害症状
雨季用药要点:
(1)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喷药时添加肥皂或洗衣粉等粘着剂,以增加农药的附着力。
(2)喷药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尽可能在晴朗天气早晨8:00~10:00时或午后16:00~18:00时用药,保证喷药后4小时内没有降雨。
(3)在药物种类上要选择耐雨水冲刷、喷药后短时间内产生药效的药物,如大生M-45喷施后2小时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药膜,降雨对药效影响较小。
(4)采用多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减轻病菌的抗药性。
(5)根据引起落叶的主要病害有针对性用药。炭疽叶枯病为主时喷25%吡唑醚菌剂2500倍,或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30%戊唑·多菌灵1000倍液,防效较好;斑点落叶病用43%戊唑醇3000倍,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25%丙环唑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倍液防效显著;褐斑病发生时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喷,控制效果较好;黑星病发生后,交替使用渗透性强的25%丙环唑6000~8000倍液,或30%龙灯福连悬浮剂1000~1200倍、5%菌毒清水剂500~1000倍、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可很好控制危害。
(6)喷施复混剂时要注意混配方法,先用足量的水配好一种农药,再用这种农药稀释其他农药,不能先混合药剂。混药时按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制剂的顺序依次加入,不断搅拌。一般混用药物只能二三种,并且随混配随使用。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混用时,先用80%大生M-45查湿性粉剂配成母液,再稀释,然后加入10%世高水分散粒剂;62.5%仙生可湿性粉剂与40%杜邦福星乳油混用时,可先用62.5%仙生可湿性粉剂配制成母液,再稀释,然后加入40%杜邦乳油。这种二次稀释方法,可使可湿性粉剂充分溶解,提高防效。
(7)喷药时喷头出水应细,压力要足,保证药液充分雾化。
(8)喷药时要细致,采用淋洗式喷雾法,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至欲滴未滴即可。
(9)尽可能地选用药效期长的药剂。大部分杀菌剂药效期为7天左右,但也有有效期较长的,如传统杀菌剂波尔多液药效期持久,长达15~20天。套袋之后可喷用波尔多液,控制叶部病害,减轻落叶。
(10)避免重复喷药。应根据果园面积大小确定用药量,万一出现剩余药,可稀释后喷用,或间隔几天后再喷,以有效防止药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