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地环境
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水源充足、灌排便利、理化性质良好的地块。
2.整地与基肥
春播玉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耕深25厘米以上,耕耙配套,地面平整,耕层土壤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70%~80%。结合耕翻每6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播种时,每666.7平方米基施氮肥(纯N)8~10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7~9千克,氧化钾9~10千克,硫酸锌1.5千克。
夏播玉米最好在前茬作物播种前实施深耕整地。播种前沟施或穴施基肥。用肥量按每666.7平方米籽粒产量500千克需氮12.5~13.5千克、五氧化二磷5.5~7千克、氧化钾18.5~21千克计算。按每666.7平方米基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同时基施全部磷肥、全部钾肥和20~40%氮肥,再深耙整平。为提高产量,夏播玉米可在前茬小麦收获后不整地,在玉米的适宜播期范围内争取早播。绿色食品玉米的生产中有机肥的使用量要占肥料使用量的一半以上,施用的无机肥的氮素含量低于当地习惯使用量的一半。
3.播种
(1)播种时间:春播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的可在3月中、下旬播种,采用露地直播方式的可在4月中旬播种。夏播玉米为提高产量应趁墒适时提早播种。最佳播种期控制在6月上旬。
(2)种子选择:因地制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玉米品种。水肥条件较好地区,应选耐肥、抗病的高产杂交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区,应选耐旱、耐瘠或抗逆性强的杂交种;春玉米应选中迟熟高产杂交种;套种玉米应选苗期耐阴、中后期生长旺盛、丰产性能好的杂交种。要求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3%。
(3)包衣
选用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的种衣剂包衣,不进行包衣的种子要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和杀菌剂拌种。
(4)播种方式
根据品种特性和种植密度确定播种量,一般控制在每666.7平方米1.5~2千克。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播种,等行距种植时行距为60厘米为适;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为80~9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播种时若施种肥,播种时,将全部磷、钾肥和锌肥以及氮肥总量的30%作种肥,要注意种肥分离,防止烧苗。
4.田间管理
(1)灌溉
高产夏玉米各生育时期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播种期75%左右,苗期60%~75%,拔节期65%~75%,抽穗期75%~85%,灌浆期67%~75%。除苗期外,各生育时期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应及时浇水灌溉方式以沟灌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渗灌或喷灌,杜绝大水漫灌。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时,及时排水防涝。
(2)追肥
在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追穗肥,以促穗大粒多;在籽粒灌浆期追施花粒肥,以增粒重。缺锌的地方可增施硫酸锌1.0~1.5千克/666.7平方米
(3)间苗、定苗
玉米出苗3~4叶时,按照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的原则,把小苗、病苗、弱苗拔掉,4~5叶定苗,保留壮苗。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雨后要结合苗情及时间苗、定苗;
(4)除草
播种后,宜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墒情好时可在出苗前进行田间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于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进行苗后化学除草。
生育中期如有大草,人工砍除一次。
5.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辅之化学防治应急控害措施。药剂选择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1)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间、混、套种等农业措施。
(2)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可采用赤眼蜂防治,当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10天第一次放蜂,再过5~7天第二次放蜂,公顷放蜂量22.5万头(第一次10.5万头,第二次12万头)。
(4)化学防治
应选用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要求的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①病害防治。褐斑病、锈病发病初期用每666.7平方米选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喷雾;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虫害防治。对地下害虫,可选用3%辛硫磷水乳种衣剂按照1:30~1:40(药种比)进行种子包衣;或每666.7平方米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播前沟施;或使用300克/升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按照1:500~1:600(药种比)进行种子包衣。在春季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防治;或在大喇叭口期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照每666.7平方米3~5毫升进行喷雾,安全间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2次;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8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照每666.7平方米100~200克喷雾。每666.7平方米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5~20毫升喷雾防治粘虫。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喷雾防治蓟马。
③草害防治。播种后,出苗前每6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微乳剂200~250毫升,或720克/升异丙甲草胺乳油150~200毫升,土壤喷雾。出苗后每666.7平方米用15%硝磺草酮悬浮剂50~65毫升,茎叶喷雾;或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70毫升,喷雾(防治阔叶杂草)。
6.玉米收获
宜适期晚收,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成熟期即苞叶变成黄白色、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
7.贮藏与包装
做到绿色食品玉米单收、单运、单脱粒、单贮藏,贮藏处要有明显标识,确保绿色食品玉米不与普通玉米混杂。绿色食品玉米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鼠害、毒害和虫害的成品库房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和有腐蚀性的其他物质混合存放。
包装前进行产品检测,产品的包装上要加施绿色食品标志。
8.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农药及肥料包装物、废弃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9.生产档案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