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蓝生产技术规程

2020-12-18 15:16

1.产地环境

选择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块种植。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水源保障和良好的排水设施,前茬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等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空气质量要求;农田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指标均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农田灌溉水要求;土壤中的重金属应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质量要求。

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春苤蓝要特别注重选择冬性强、耐抽薹的早熟品种;秋苤蓝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

3.种植技术

(1)选地

选用近三年来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田土。

(2)整地作畦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清洁,进行耕翻晒垡,大型品种需深耕30cm以上。中小型品种一般在20cm~30cm。施肥一般每6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4000kg~5000kg加复合肥(含氮高的硫酸钾型)30kg加过磷酸钙20kg~25kg,土肥掺匀后耙平做高垄。

(3)定植密度及方法

大型品种株距50cm~60cm,小型品种株距25cm~35cm。大型品种每亩保苗2200~3300株,小型品种每666.7m2保苗6300~13000株。定植时,要求秧苗尽量带完好土坨。栽植深度以与子叶平齐为宜。一般采用水稳苗或暗水栽苗的方法定植。

4.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23℃~25℃,地温15℃以上出苗后温度掌握白天18℃~22℃,夜间8℃~10℃。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要适当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定植前,进行大炼苗。

(2)间苗定苗

在幼苗出齐后,培土1次,厚度为0.5cm~0.8cm,子叶展开后间苗,苗床育苗,间苗时株行距均为6cm~7cm,间苗后再培土1次,厚度为0.5cm~0.8cm。穴盘育苗,每穴留1株苗。

(3)水肥管理

苗期一般不浇水,若苗床干旱,可适量浇水,视秧苗长势,适当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

5.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每隔3~4天浇一次水,连浇2~3次;球茎开始膨大时,根据天气情况每隔3~5天浇一次水,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地皮不发白,接近成熟时适度控水,防止球茎开裂。活棵后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中耕2~3次。球茎开始膨大后每公顷追施尿素75kg,球茎膨大盛期每公顷再追施尿素150kg,施肥后及时浇水。

(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式。

黑腐病。喷洒40%硫酸链霉素可湿胜粉剂(25g~50g)/666.7m2。

灰霉病。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每亩制剂140g~200g,或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可用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每666.7m2制剂40g~50g。

6.采收

根据苤蓝的生长情况和市场的需求,陆续采收上市。产品产品应成熟适度,色泽正,新鲜、清洁。无腐烂、畸形、开裂、黄叶、抽薹、异味、灼伤、冷害、冻害、病虫害即机械伤。

7.标识、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运输包装箱的图示标志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

8.运输和贮存

(1)运输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

(2)贮存

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贮存时温度应保持在0℃~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9.档案与记录

生产者需建立农业投入品购买档案。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田间农事操作及采收、储存等措施。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至少保存3年以上。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