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针对金银花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有针对性采取以农业和生物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化学防治为辅助的防治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应按照GB4285、GB/T8321的规定执行,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型农药,科学轮换和混配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3.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控技术
①选用抗性品种。选择花蕊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大毛花、鸡爪花、九丰一号等。
②优化生境条件。实行人工集约化栽培,积极加强对基地周边植被的保护,营造生态涵养林,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有益天敌创造良好的栖养场所,发挥自然控害作用,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利的生境条件。
③加强肥水管理。萌芽前、花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初冬要浇封冻水;每年早春萌芽前、立夏花采收后、秋末三次追肥,栽植2年内,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料(15~15~15)10~15千克,秋季施肥同时每6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成龄后,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料(15~15~15)15~20千克,秋季施肥同时每6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00千克。肥料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④结合整形修剪,铲除越冬菌源虫源。12月至翌年的2月下旬,进行休眠期修剪,对过密枝、枯弱枝、病虫枝进行疏除加强通风透光,将金银花树体高度控制在150厘米以下,并及时清扫地面落叶、杂草集中销毁或深埋。早春将枝干上的老翘皮剥掉,将老叶除掉,以减少越冬菌源和越冬虫卵。
⑤人工捕杀。在金龟子发生盛期,利用其假死性,可于傍晚敲击枝干后捕杀。
(2)理化诱控技术
①杀虫灯诱杀。利用金龟子、棉铃虫等一些害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30000~45000平方米悬挂1盏杀虫灯诱杀害虫;张挂银灰膜膜条驱避蚜虫。
②粘虫板诱杀。每年5月上中旬,将粘虫板绑缚固定在支棍上,每666.7平方米设置20~30块粘虫板,用于诱杀蚜虫、叶蜂及叶甲等。
③性信息素诱杀。在棉铃虫成虫羽化初期,每666.7平方米设置诱捕器1~2套。诱捕器悬挂在高于作物顶部20厘米处。4~6周更换一次诱芯。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④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5%、酒5%、醋20份、水65%,加90%晶体敌百虫5%配制糖醋液,装入广口容器中,放置于金银花园间,每666.7平方米放置3个用于诱杀金龟子。注意及时清理虫体,每周更换一次糖醋液。
(3)生物防控技术
①助迁和保护瓢虫、草龄、扑食蛾等昆虫天敌,控制害虫种群密度。
②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如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③可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或0.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4)化学防控技术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药剂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附录A
金银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剂量
施药方法
安全间隔期
毫升(克)/666.7
平方米
褐斑病
发病初期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80克
喷雾
10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0~60克
喷雾
10
白粉病
金银花开花前
45%石硫合剂结晶
150倍液
喷雾
7
发病重期
25%嘧菌酯悬浮剂
10克
喷雾
3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克
喷雾
10
蚜虫
达到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20克
喷雾
7
治指标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6~8克
喷雾
14
红蜘蛛
达到防
5%唑螨酯悬浮剂
20~40毫升
喷雾
15
治指标
5%噻螨酮乳油
40~60毫升
喷雾
30
棉铃虫
卵孵化高峰期
Bt(苏云菌杆菌)乳剂
200克
喷雾
4
5%杀铃脲乳油
80~100毫升
喷雾
27
10亿PIB/克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
80~120毫升
喷雾
4
幼虫3龄前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60毫升
喷雾
15
注:农药使用以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