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白菜菌核病

2020-12-24 13:02

,该病害大多发生于作物的根部,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及症状,发病多从菜帮基部发病,扩展至整个叶片直至整个白菜。病部腐烂,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采种株多茎秆发病,柄部初时浅褐色、凹陷,后转为白色,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发展迅速的植株,很快全株萎蔫死亡。终病株茎部表皮腐烂,呈剥离状,茎部中空,有白色丝状物,并在其上产生黑褐色鼠粪状小颗粒,受害植株往往尚未开花就干枯死亡,以致颗粒无收。

及传播途径,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越夏,也可在采种株上越冬。田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借助气流传播,成为春秋两季发病的初侵染源。此后,由于病株与健株的接触,引起田间病害的扩展与蔓延,特别是植株中下部衰老叶片上的菌丝,是后期病害流行的主要病菌来源。温度20℃,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害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植株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大水漫灌容易发病。

防治大白菜菌核病,精选种子,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发病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两年轮作,水早轮作。收获后深翻土壤,深翻深度15厘米以上,把落于土壤表面的菌核深埋土中。合理密植。施用粪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中耕,锄去出土子囊壳。发病初期喷药防治,选用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倍液等。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