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2021-01-07 10:36

1.苗圃地选择和处理

(1)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排灌条件良好,肥沃而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无危害性病虫源的地块,忌重茬地。

(2)圃地处理

①土壤消毒。育苗前,每666.7平方米用5千克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消毒。

②圃地施肥。圃地深翻,每666.7平方米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4000~5000千克。

2.砧木苗培育

用野山楂(山里红)作砧木,忌用栽培品种种核。

(1)种子准备

①采收。选健壮无病虫害的野山楂(山里红)结果母树,果实着色1/3时采收。将果实压碎,搓除果肉,清水洗净种子。

②种子浸水曝晒。洗净后的种子,薄摊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每天日晒、夜浸,反复8~10天至60%种壳破裂,收起准备层积。

③层积处理。霜降前后,在背风背阴处挖深、宽各50厘米的层积沟,长度因种子多少而定。按1:3的比例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其中湿沙手握成团不滴水。具体步骤为底部先铺一层5厘米的湿沙,再放入混沙种子至地面15厘米为止,其上覆土高出地面30厘米呈屋脊形。层积沟每隔1.5~2.0米竖直径10厘米左右的草把1个。

(2)整地作畦

苗圃地整平作畦,畦宽1.0~1.2米。

(3)播种

①播种时间。3月上中旬。

②播种量。每666.7平方米条播16~18千克,撒播30~35千克。

③播种方法。播前畦内浇足底水。条播,畦内带状播种四行,宽窄行条播,宽行行距50厘米,窄行行距15厘米;撒播,在畦面上均匀撒上层积后的种子。条播、撒播均覆土2厘米。播后覆盖地膜或小拱棚,增温保墒。

(4)砧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长至3~4片真叶时间苗,当幼苗长至6~8片真叶时定苗,株距20厘米。结合间苗,按原定株距对缺苗处进行移栽,移栽苗后立即浇水。幼苗5~6片真叶以前进行控水。在砧苗旺盛生长期增加水肥施用。苗高15厘米时,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7~8千克,30天后追施复合肥10~12千克。生长后期控水控肥。及时松土保墒和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苗高40厘米时,进行摘心,并抹去砧苗基部10厘米以下发出的分枝,以利于嫁接。

3.嫁接

(1)接穗采集

芽接选用已木质化的当年生新梢;枝接选用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为接穗,接穗规格,长15厘米以上,粗0.4~0.7厘米。采穗时间,枝接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芽接随用随采。

(2)嫁接时间

芽接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枝接在春季树液流动后至萌芽前后。

(3)嫁接方法

采用T字形芽接、带木质部芽接、腹接和劈接。嫁接切口,用塑料条绑严,芽眼露出。

4.苗期管理

(1)补接

芽接后10天检查,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2)解绑

春季嫁接一个月左右愈合后解绑;8月下旬后嫁接的待翌春剪砧时解绑。

(3)剪砧除萌

芽接半成苗在翌春树液流动后接芽萌发前,于接芽上0.5厘米处剪砧并及时除萌。

(4)肥水管理

萌芽前浇水,5月~7月追肥2次,第1次施尿素10kg/666.7m2,第2次施果树专用复合肥12kg/666.7m2,结合追肥浇水。

(5)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立枯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大青叶蝉、灰象甲、蚜甲、金龟子等病虫害。

5.苗木出圃

(1)起苗

秋季落叶后(以全株90%以上自然落叶为准)至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出圃。起苗前进行灌水,保持根系完整。

(2)苗木质量

品种纯正,苗砧段长5厘米以内,接口愈合良好,苗干直立、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芽眼饱满。

(3)苗木分级标准

一年生嫁接苗木分级标准,见表1。

表1一年生嫁接苗木分级标准

项目

苗高(厘米)

距接口10厘米处粗(厘米)

主根长度(厘米)

侧根长度(厘米)

侧根数量(条)

整形带内饱满芽数(个)

一级苗

≥120

≥1.0

20

≥20

≥4

≥8

二级苗

≥90<120

≥0.8<1.0

≥15<20

≥3

≥6

6.标签、包装、假植

(1)标签

苗木出圃时应带有明确的标签,标签内容包括:苗木生产单位、地址、品种、苗龄、质量等级、数量、日期等。

(2)包装

每捆50株,或根据用户要求数量进行包装。每包装单位应附有苗木标签。

(3)假植

起苗后,若不能及时定植,需选择不易积水的地块进行假植。假植时,先挖深、宽各40厘米的条沟,将成捆苗木在沟中散开,使根与土充分接触后,全部埋以湿沙或湿土。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