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苗期
幼苗期包括发芽、发根、展叶及块茎初期生长等过程。魔芋的休眠时间与温度有关,日平均温度达15℃以上时开始发芽,休眠期长而影响发芽生长,使产量降低,所以要破除休眠后催芽播种。魔芋发叶状况对植株生长及产量等有重大影响,高“T”字形展开的为丰产型,漏斗形展开的为平产型,伞状展开的为减产型,萎缩展开的为低产型,患病展开的多数要倒伏、腐烂无收成。
魔芋生产中,要设法缩短幼苗期,使其尽快发芽生长,延长旺盛生长时期。4—5月播种后雨水及时或有水源的,最终产量会丰产。
2、换头期
新块茎形成,继续利用种芋的营养,使子体的根、茎、叶生长,待种芋营养被耗尽而干缩后脱离子体,完成换头。新旧块茎的更替,从发芽时已开始,其间种芋的营养逐渐减少,新芋块茎不断扩大,到换头时新块茎的重量大致与种芋接近,前后需90—120天。换头期一般在7月份,换头后植株进入独立的旺盛生长期。
3、块茎膨大期
换头后,新芋块茎快速膨大,持续可达45天,80%以上的产量在此时段形成。大约在8月下旬,块茎增长减缓,叶绿素含量降低。由于块茎膨大期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需要充足的肥水,最好在6月份,于换头前追施1次肥料,也防止干旱和雨涝。
4、块茎成熟期
从9月底至10月底,气温降至15℃时,植株生长趋于停滞,叶片逐渐枯萎至倒伏,可开始采挖。因此时块茎中含水量高,物质合成与积累不充分,容易腐烂,不耐贮藏。为此,冬季温低时,可延迟采收,气温极低的地方,可不采收,让种芋土内越冬,次年就地重新发芽生长或次年挖起分芽鞭和块茎移栽。
5、块茎休眠期
块茎收获后开始进入休眠期,块茎内部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变化的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将块茎一直放在5℃—10℃的低温条件下,休眠期可达4个月以上,温度提高休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