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把魔芋播种在高于平地的垄上的技术,具体方法是在平坝地里先以1.0-1.5m的宽度划线理墒,把墒两边的土提到墒子的中间,墒的两边自然形成沟,在墒子的中间栽培魔芋,随着播种及除草追肥等中耕管理措施,提高魔芋的覆土厚度,加深排水沟的深度,这样,形成形似烤烟栽培模式的高垄,故叫高垄栽培。其优点是可增厚耕作层及魔芋覆土厚度,增加昼夜土壤温差,夏季可以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魔芋生长,既有利于魔芋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更能适时排涝排渍,地块表面活土层增厚,空隙度增大,能有效防止土层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性,压埋杂草,因高垄深沟降低了地下水位,故冬季可有效减少土壤含水量,避免越冬魔芋在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时冻土冻伤魔芋,高垄地比平地高0.25-0.35m,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O-30%,白天地温比平地高2—3℃,夜间又低了1-2℃,昼夜温差大,对于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地下块茎的膨大作用等有利。平坝地区和山区平地采用高垄栽培模式,各自目的意义不同,前者主要在于排涝排水,后者主要在于加深土壤耕作层,提高局部地温及保持水土,近年来富源魔芋实行的高垄栽培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提质增效效果。
实行垄作是由于魔芋喜水又怕渍水。垄作既可避免田间积水,同时通过垄作,增厚土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大昼夜温差,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垄作适宜于旱地的平地和水田以及坡度较小的旱坡地,起垄的规格可依据魔芋的大小,进行单起垄或双起垄。在商品芋栽培中,垄作间套玉米,玉米间作垄边,魔芋种植垄面。要求垄沟宽0.3m,根据带型确定垄面宽度。根据近两年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的研究,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平地起垄可降低魔芋发病率,提高魔芋产量。
1.选地整地
高垄栽培魔芋要选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比较平整、地势低洼、易渍水的地块,避免在陡坡地、瘦薄地种植。选地时要考虑排水条件,尤其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整地要深耕、碎垡、平整、挖好边沟,以保证降暴雨时的山水排除通畅。
2、起垄理墒
按1.2-1.5m开墒起垄,沟宽0.3m,垄高0.25-0.35m,垄宽0.90m。
3、施足基肥
高垄魔芋栽培,对肥料需求量大,必须增加施肥量。要重施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亩用量2000-4000千克,化肥亩用量:氮肥40千克,磷肥100千克,钾肥50千克,或魔芋专用复合肥100千克。
4、精选魔芋
(1)选择适宜于当地种植的最佳品种,即本地种或从生态环境相近,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的相邻县市地区引进的魔芋;(2)选择形态周正,完好无损伤,无病虫害的魔芋;(3)要选口平、芋窝小、芋头型的做芋。(4)选择的魔芋大小要基本一致,以便统一株行距,有利魔芋植株受光性、通风性及养分吸收的均匀一致。
5、播种规格
(1)时间:一般应在清明至谷雨节令,以谷雨前后较适宜。在海拔低、有灌溉条件、气温回升快的地方可适当提前。
(2)方法:有条播和穴播,总结富源芋农多年实践的经验,以用人工开沟条播比较好,播种时,顶芽倾斜30-45度角朝上,栽培一至三行。
(3)株行距:A、魔芋单个重400-500g的,株距0.30m,行距0.50m,每亩3000塘左右,用种1200-1500kg,每亩产3600-4500kg,高产可达8000kg以上。B、魔芋单个重300-400g的,株距0.28m,行距0.45m,每亩3500塘左右,用1100-1400kg,每亩产3500-4500kg,高产可达7000kg以上。C、魔芋单个重200-300g的,株距0.25m,行距0.40m,每亩4000塘左右,用800-1200kg,每亩产3200-4800kg,高产可达6500kg以上。D、魔芋单个重100-200g的,株距0.25m,行距0.38m,每亩4500塘左右,用500-900kg,每亩产2300-4000kg,高产可达6000kg以上。E、魔芋单个重50-100g的,株距0.20m,行距0.35m,每亩5000塘左右,用250-500kg,每亩产1500-3000kg,高产可达5000kg以上。
6、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和培土:中耕松土,使地块表层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开始展叶时,及早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除草,把沟内土壤提到垄上,在7月下旬除草并进行培土,避免新生魔芋外露,降低品质。
(2)追肥:魔芋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后应及时追肥,出苗后可追一次催苗肥,亩追尿素10—20千克,膨大以钾肥、磷肥为主,亩施硫酸钾10-15千克,施钙镁磷肥10—15千克。
(3)防治病虫害:魔芋的病害较多,常见的有软腐病、叶枯病、病毒病等。软腐病、叶枯病一般在多雨高温的7、8月份发生,因而应及早用农用链霉素进行喷雾防治。同时要注意拔除其它病株,并进行集中销毁。
7、适时收获
适时挖收魔芋,有利于保质保产,加强贮藏管理有利于加工处理和魔芋保存,以利于次年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
魔芋收获一般魔芋自然倒伏一个月以后开始收获,过早过晚均不好。有些地块实行轮作,往往在地上部尚未枯萎就开始采挖,球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造成品质较差,在倒苗一个月后进行采挖,球茎干物质含量增高,含水量降低,球茎更加成熟,对贮藏有利。采收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日平均气温不低于5℃,即可采挖,否则将发生低温冷害,挖收后易腐烂。
收获时,边挖边晾晒。要尽量小心,减少伤皮,破损。根据播种时魔芋大小判断地下球茎的大小,能见到球茎肩部在土表多少有露土,为采挖提供了方便。若春季播种魔芋大小不均、未进行分级种植的地块,应视其地上枯萎部分的高度和茎粗,判断地下球茎的大小采挖,这样就能减少采挖时的破损。因魔芋球茎皮薄肉脆,极易受伤,甚至造成内部裂损,而外表没有被察觉,没有分拣出去,最终会因为感染病菌而腐烂。作为商品芋加工,将影响加工品的品质,而如果作为魔芋进行贮藏,将引起贮藏期间的腐烂,并传染给健康魔芋。
高垄栽培效果。防病效果:据富源魔芋研究所对全县7个高垄栽培点的发病率调查来看,自2007年6月20日至8月20日,7个点的高垄栽培平均发病率为10.2,常规栽培平均发病率为14.5,高垄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较低4.5个百分点;增产效果:经过对2004年至2007年合计195个测产点的数字分析,高垄栽培的平均亩产量是2694.0kg,最高亩产量是5009.0kg,常规栽培的平均亩产量是2298.0kg,从平均亩产量来看增产396kg,增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