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2021-04-15 12:41

症状特点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脉和叶鞘。病斑初为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多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褐色,叶片上小病斑多愈合成片,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叶布满病斑,造成叶片干枯;叶鞘和叶脉上病斑较大,呈褐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易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孢子囊。有时,叶片上的病斑呈半透明状。除褐斑病外,有些地方还发生有弯孢霉叶斑病、灰斑病和小斑病。

农业措施①田间卫生。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减少田间菌源;重病地块不宜进行秸秆直接还田,如需还田应充分粉碎,并深翻土壤,最好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腐烂。②增施肥料。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片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③轮作。重病地块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

药剂防治在玉米4~5片叶期或发病初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和其他叶部病害,并兼治瘤黑粉病。为了提高植株抗性,可结合喷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一般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如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补喷。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