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子煤污病症状及危害
竹子煤污病也称竹煤病或竹烟煤病。在我国各竹区的多种竹子上均有分布。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小枝条,影响竹子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可造成叶片脱落,小枝枯死,导致竹林衰败。
二、竹子煤污病传播途径煤炱目的真菌系植物枝、叶表面的腐生菌,以介壳虫、蚜虫、粉虱等昆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有时也能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它在叶片表面形成一片墨褐色的、表面粗糙的、厚薄不均匀的菌苔,严重时整个叶片的小枝被菌苔覆盖,以致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菌台在缺乏营养或环境不适的条件下,收缩干裂,可自行从叶面剥离。小枝上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症状相似。小煤炱目的真菌是植物叶片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表生、黑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故在叶片表面通常呈黑色圆形霉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相互连接成一片,覆盖在叶上表面。三、竹子煤污病发病原因竹子煤污病的发生常与竹林管理不善,竹林密度过大,竹子生长细弱,以及蚜虫、介壳虫的危害有密切关系。四、竹子煤污病预防措施1、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及时砍伐弱小竹子,使竹林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2、竹煤污病一般为竹蚜虫的分泌物所引起,因此,应及时防治竹蚜虫。五、竹子煤污病防治农药发病后,可用高压喷枪喷带清洗剂的水清洗煤污,尽量减少煤污覆盖,然后喷雾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达到全面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