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近年来,我们在小麦(洋芋)—玉米—红苕三熟的基础上,在春玉米收获后增种一季鲜食秋玉米,秋玉米获得了较高的产量,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鲜食玉米秋播栽培效益及配套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产量与效益
秋播鲜食玉米每667km2种植3500~4000株左右,实收鲜穗3200~3500个,单穗平均鲜重150g,产量480~520kg/667km2,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此时,我地市面上基本无鲜玉米销售,市场价格较高,一般售价在0.5~1元/穗,按0.5元/穗计算,产值为1600~1700元/667km2,扣除生产成本600~700元/667km2,可获纯收入1000元/667km2,经济效益较显著。
我县七里乡新芽村,三户农民连续三年种植鲜食秋玉米3867㎡,毎667㎡产鲜玉米650kg/667km2,纯收益达1200元/667km2以上。由此可见,秋季种植鲜食玉米既可实现农民增收,又能弥补市场空缺和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2宜种区域
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鲜食秋玉米宜在我县海拔600m以下,前作春玉米能在7月20日前收获,9月10日~10月10日(秋玉米灌浆期)日均温度在20℃以上的区域皆可种植。
鲜食秋玉米即可间(套)作,也可以净作,产量以净作最高,但综合效益以间(套)作最佳,因此生产上宜推广间(套)作。
3关键技术
3.1选用良种
鲜食秋玉米种植甜玉米、糯玉米均可,品种以苏玉糯1号、京科糯569、彩甜糯209等为宜,品种生育期不宜过长,以60~70d为宜。
3.2催芽播种
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7月20~25日播种为最佳播期,此时播种,玉米9月30日~10月10日成熟,9月10日~10月10日我地温度条件为20~20℃,适宜玉米灌浆成熟。
播种前按1kg种子加0.4kg水的比例浸种1d(玉米吸收种子重量40%的水分就可发芽),浸种期间经常翻动种子。浸种后种子平铺于室内(太阳晒不到即可)塑料膜上,盖湿布或温稻草,于自然温度下催芽2d至露白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防止干燥,可每天洒水2~3次。
催芽后,在前季玉米种植带内播2行玉米,行距40cm,窝距18~20cm,单粒播种,播后覆土。播种结束在田头畦中育预备苗,用于缺苗补栽。
3.3配方施肥
一般鲜食玉米高产需肥有机肥1000~1500kg/667km2、纯N15~20kg/667km2、P2O57kg/667km2,K2O5~10kg/667km2。秋玉米只有穗期一个吸肥高峰,施肥方法以基肥∶苗肥∶穗肥比例1∶2∶7为好。底肥施有机肥1000~1500kg/667km2、40%复合肥10kg/667km2;苗肥在2~3叶期用尿素7.5kg/667km2、钾肥7.5kg/667km2,在离苗6~10cm处开沟条施,施后覆土。6~7叶期,对小苗、弱苗开小灶单独施肥,用稀人粪尿或尿素兑水窝施,以促平衡生长;穗肥用尿素25kg/667km2、40%复合肥10kg/667km2,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
3.4病虫防治
加强对玉米螟虫和纹枯病的防治。大喇叭口期毎667㎡用90%晶体敌百虫100g加水50kg,每株灌心10ml或喷雾防治玉米螟虫。玉米纹枯病毎667㎡用20%井冈霉素粉剂50g,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g,对水50kg喷雾,还可兼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