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宜当地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期和抗逆能力,以及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要选择适宜当地的绿肥品种。北方冬绿肥应选择越冬性强的品种。
(2)掌握适时播种。播种日期应根据当地条件和绿肥作物的特性来决定,最可靠的办法是通过试验,选择最好的播种期。夏季绿肥一般在5~8月播种,冬季绿肥宜在8~9月播种。
(3)掌握适宜播量。绿肥播种量应根据品种、不同地势、土壤条件和播种早迟而定,一般禾本科绿肥每亩用1.5~2.5千克,豆科绿肥0.5~1.0千克,十字花科绿肥1.5~2.0千克。
(4)选择适宜播种方式。绿肥播种以条播或撒播为主,春季适宜条播,播前需精细整地,行距一般为15~30厘米,播种深度及覆土厚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及土壤墒情决定,一般2~3厘米。秋季适宜撒播,撒施后覆土即可。条播比撒播可节约种子1/3左右。若土壤墒情不足,播后需浇水一次,不适于大水漫灌,以喷灌、滴灌为佳。
(5)田间管理。若不追求鲜草产量,一般不需要施肥、浇水,但施肥、浇水可大幅度提高鲜草产量。若施肥要在绿肥的生长期,每年1~2次,主要以氮肥为主,撒施或叶片喷施均可。每年施氮肥10~20千克/亩。豆科作物可以少施氮肥,但要适当增加磷肥施用。
(6)注意翻压质量。翻压应选择在绿肥产量较高、养分积累较多时进行。翻压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亩1500~2000千克较为合理。翻压深度一般为15~20厘米为宜,翻压后应及时灌水,提高绿肥的转化率。
(7)及时刈割。根据生长情况要及时刈割。在种植当年最初几个月最好不割,待根扎稳、高约30厘米的时候再开始刈割。割后草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全年刈割3~5次,草生长快的刈割次数多,反之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