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2021-09-12 05:42

一、技术名称

二、技术概述

是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综合性农业新技术。它是将肥料先溶解于水,再通过施肥设备将肥水注入到喷微灌压力管道系统中,在作物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肥同步、高效管理,是对喷微灌高效节水技术的提升与发展。

可大幅提高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当前,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建设技术比较成熟,在我国北方地区不仅应用在经济园艺作物上,粮棉油等大田作物也开始大量应用,南方地区和我省则已经在水果、蔬菜、茶叶、花卉、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三、技术效果与效益

我省主要优势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提高灌溉、施肥劳动效率,节省人工投入。经济园艺作物生产管理过程中抗旱灌溉、施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采用,机械设备灌溉施肥代替人工,灌溉施肥工作效率提高20倍以上,劳动强度大幅下降,每亩人工成本降低300元以上,是现代农业种植规模化不可或缺的一号技术。

二是提高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喷微灌水肥一体化采取少量多次、局部灌溉施肥方式,直接向作物根系提供水分与养分,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与传统漫灌、肥料撒施比较,减少灌溉用水60%左右,节省肥米30%以上,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灌溉水、化肥等资源的消耗,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产品品质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采用,农作物生长总是处于适宜的土壤水分、养分环境中,种植基本不受干旱的干扰,产量提高20-100%,农产品营养成分、口感、商品化率率有明显提高,每亩增产提质效益平均达到600元以上。

四、技术要点

(1)建设田间喷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完善的田间喷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由灌溉水源、首部设备(压力稳定系统、溶肥注肥系统、水质过滤系统)、田间输配水管网(干管、支管、毛管)、地面灌水器组成。田间喷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是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础设施条件,一般由节水灌溉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2)制订灌溉施肥方案: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特性,及农业优质高产管理要求,结合作物各生育期气候、降雨特点,土壤养分供给与土壤水分状况,按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确定所需养分比例、施肥量和灌水次数、灌水量,制订作物的灌溉施肥方案,便于指导实际操作。

(3)实施高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按照作物灌溉施肥方案的指导,根据在各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实际情况,将肥料溶解于水,形成肥液,利用喷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系统,适时适量将肥水输送到作物主要根区,供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实现“以水调肥,以肥促水,水肥耦合”,最大限度发挥灌溉、施肥效益,促进作物高产优质。

五、适宜区域

全省旱地、园地。

六、注意事项

一是附近无可靠(地表、地下)灌溉水来源的不适宜建设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二是微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必须建设完善的水质过滤系统和溶肥施肥系统。三是实施水肥一体化(即灌溉施肥)要遵守先灌水、后施肥、再灌水的基本操作,并要保障适宜的灌溉湿润深度。

七、技术来源

技术支撑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地址:长沙市枫林一路9号省农委西院,邮编:410007。

联系人:黄峻,0731-85582650(办),15308462158。

阳小民,0731-84451520(办),13874909516。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