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稻飞虱防治

2021-09-24 16:16

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及群集为害稻田的特点。近年来,稻飞虱在晚稻的发生频次以及所造成的损失尤为突出,已成为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及时防治稻飞虱是夺取晚稻丰收的关键。

水稻稻飞虱的为害一般有1—3个峰期。第一个峰期出现在水稻孕穗、抽穗期;第二个峰期出现在齐穗至乳熟期;第三个峰期出现在蜡熟期。第一个峰期以白背飞虱种群为主,其余二个峰期则以褐飞虱种群为主。由于迁入的稻飞虱虫源,受气象条件、本地环境温度以及天敌、栽培品种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发生的峰期及为害程度有所差异。有的年份各个峰期不明显,受害程度轻;但有的年份可连续出现2—3个峰期,发生量大,受害面积广。

晚稻以抽穗至齐穗期受稻飞虱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最重,可导致颗粒无收;乳蜡期受害次之,一般损失60%左右;蜡熟期受害较轻,但“穿顶”仍可损失20—30%。据调查,杂交水稻收割前7天穿顶,产量损失达26.6%。受害程度还因品种和熟期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早熟、矮秆品种发生期偏早,受害较重;而迟熟、高秆以及杂优品种发生期相对偏迟,受害较轻。在防治指标上,若虫口密度每100科禾孕穗至抽穗期达到500头,齐穗至乳蜡期达到800—1500头,蜡熟期达到3000头以上,均须施药防治。

要根据当地虫情测报,掌握在若虫高峰期,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至傍晚施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施,可兼治稻飞虱、粘虫、蝽象、稻纵卷叶虫等。也可用20%叶蝉散乳剂800—1000倍液喷杀。还可用10%施特安3000—3500倍液喷雾。或用吡虫啉(扑虱蚜)2500—3000倍液喷施。在施药前田间要灌薄水层,防治的效果才显着。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