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中所叫的蘑菇时真菌的一种,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在成熟后外表的颜色为白灰色,但是很多农户在种植时出现黄菇的现象,而且数量还不少。黄菇代表着蘑菇已经不新鲜,虽然不会影响食用,但对口感还是有一定的药性,也降低经济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黄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亲农网看看详细介绍吧。
1、低温管理不当
在蘑菇培育期时,如果在低温季节培养环境的湿度较大,或者喷水量大,导致蘑菇上附着的水分较大,吸收大量的水分后,在低温环境不能及时蒸发掉,会导致蘑菇的新陈代谢减弱,引起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侵入,感染病害,导致蘑菇发黄。
防治措施:了解每个品种的温型和正常生长温度,做好管理,另外在喷水不宜过多,要控制培养室的湿度,保持蘑菇子实体正常生长为宜,另外要喷洒各类的杀菌剂,杀死或抑制病菌的生长。
2、持续低温气候
持续低温气候会使的培养室的温度过低,温度过低,蘑菇的子实体处于一个生长不良的状况,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出现黄菇现象。
防治措施:在低温时要想办法将培养室的温度升上来,一般白天要维持在15度以上,发现因低温已发的疾病后,要及时喷洒药剂杀菌,在加强管理,防止黄菇现象扩散。
3、营养不良
蘑菇生长周期较短,约一月可收茬一次,待连续收茬3-4次后,菌袋中的营养已不能满足蘑菇出菇的正常生长了,在现蕾后,由于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导致其不能正常的生长,逐渐因营养不良出现发黄,直至死亡。
防治措施:在发现菌袋中养分已不能满足蘑菇的生长时,可在菌袋中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确保这一茬的顺利生长,待生长成熟,及时将其收割,再将没有任何养分的菌袋淘汰,重新开始另外一批的蘑菇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