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字南瓜无公害生产技术

2021-11-12 14:47

刺字南瓜就是在南瓜坐瓜后的膨大期,在南瓜的表皮上通过针刺或划伤等方法刺上文字或图案,随着瓜逐步膨大,会在南瓜的表皮上长出精美的文字或图案,既可食用又很具观赏价值。价格高出普通同品种南瓜2~5倍,成了顾客购买礼品的热点。烟台地区南瓜刺字已有十多年历史,露地生产667平方米收入也在3000元以上,有的一个瓜就能卖到上百元。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种植,总结出相应的南瓜刺字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综合性状优、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金星、寿星、栗晶、甜栗、绿珍宝、东升等。

2培育壮苗

①育苗床土的配制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园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厩肥作为床土原料,按土肥比2∶1的比例配制。每1平方米床土外加90%敌百虫晶体60g和7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g,充分混匀后过筛备用。

②苗床准备育苗应在大棚、中棚或小拱棚中进行。烟台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苗龄30~35天,用营养钵育苗,将配制好的床土装入10cm×10cm的营养钵内,苗床整成小高畦,畦长10~15m,宽1.2m。将畦耧平踏实,上面排放装好营养土的营养钵,钵间空隙用土塞满,苗床边缘的营养钵周围用土覆盖,以利于保持湿度。钵内浇透水以备播种。

③种子处理用50~55℃温水搅拌烫种,待水温降到30℃,浸种6~8h,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min,清水洗净,放在30℃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时播种。

④播种将出芽的种子平放在吃足水且水已渗下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播后覆盖1.5~2cm厚细土,土上覆盖地膜。注意夜间加盖薄膜及草苫保温。

⑤苗期管理温度白天25~30℃,夜间15℃,注意采取一切措施保温。当2/3的种子出苗时,及时撤去地膜。苗期发生猝倒病时要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喷洒防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白粉虱。

3定植前的准备

产地要求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并符合NY5010~2002的要求(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鸡粪1500~2000kg、过磷酸钙50kg、磷酸二铵10~20kg、硫酸钾10~20kg,单垄栽植,垄宽3m(包括垄底),垄高20~30cm。双垄栽植,采用对爬式,垄宽6m,垄中开一条窄沟排水。先在定植行下开沟,沟深20cm,沟内下肥。前茬作物为瓜类的地块,每667平方米加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kg,对细土撒在沟内,然后沟上起垄,并耙细、整平,准备定植。

4定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选晴好天气定植到大田。株距0.4~0.5m,每667平方米栽植450~5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及时覆上地膜,膜宽0.8~1m,膜四周要盖严实。

5整枝、压蔓

一般采用双蔓整枝,在瓜苗长到3~4片真叶时摘心,从基部选留2条健壮侧蔓,将其余侧蔓及侧蔓上发生的子蔓均从基部摘除,同时保留藤蔓上的雄花。蔓长0.5~0.6m时,开始压蔓,以后每隔0.4m压1次,共压2~3次。

6人工授粉与留瓜

授粉在晴天上午进行,将开放雄花的花粉轻轻涂抹于雌花柱头上,每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遇阴雨天,用废旧报纸做成帽子罩在已授粉的雌花上,防止雨水冲淋,提高座果率。如果雄花开放较迟或雄花不足,可用30~50mg/L防落素对准柱头喷雾,促进坐果。每条蔓留1~2个果,可选留8节以后的雌花坐果,每株坐果2~4个,其余雌花或幼果可及时摘除。根据品种不同确定留瓜数量,注意不要留瓜过多,瓜多影响瓜大小、硬度和其他商品性。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