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生长15~30年,茎干上下粗细一致,节间均匀,开花早,花序长而稍下垂,每年有3个以上花序结果的,无病植株作留种母树。于5~6月采摘果实,挑选呈卵形或椭圆形,外果皮金黄色,光滑无斑纹状裂痕,大小均匀、饱满,核坚硬、果仁重,每公斤鲜果约18~22个以下的无病虫果实作种。
果实采摘后,应置阳光下晒1~2天,吸收热量,以利于种子发芽。随后进行催芽处理,在靠近水源并有荫蔽的树底下或通风的室内,地面铺一层沙,把果实堆成20厘米高的小堆,盖上稻草,厚度以不见果实为度,每天淋水1次,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持湿润,在温度35℃左右,经7~10天,外果皮开始发酵腐烂,及时打开稻草,取出果实,用水洗净,放阳光下晒1~2天,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以提高发芽温度,保证发芽整齐。然后再重新堆放、盖草,淋水,同时要注意防止害虫为害。18~28天后,每天要定时剥开果蒂检查,如有白色芽点出现,即可取出进行育苗。
苗圃地按株行距30×30厘米开穴,施入基肥。每穴放入1粒催过芽的种子,覆土3~5厘米,经压实后,盖上稻草或杂草,淋水。约1个月左右,小苗陆续出土,定期进行苗期管理,经1~2年的培育,苗高达60厘米左右时可起苗移栽。
目前,主产区多采用营养袋育苗。用农用薄膜做成,直径25厘米,高30厘米左右的袋,内装泥土、腐热的牛粪各1份混匀的营养土。再放入经催芽的种子,每袋1粒,盖土1厘米,上面再盖塘泥或河砂少许,以免板结,再用杂草覆盖,淋水至湿。袋底穿2~4个小孔。此法移植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