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在于歼灭稻飞虱

2022-11-06 16:5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开始发生,农民防治经验不足,根据发生规律,宁都县固村农技推广站宣传推广药剂浸种、药剂拌种、施超级送嫁药、提前施药等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效。但在早稻收获双抢时,大多数农民忽视了早稻田中残留的大量“褐飞虱、白背飞虱”迁飞危害一季水稻大田、二晚水稻秧苗的防治。因而造成部分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轻的水稻田块3%―5%,重的水稻田块达40%以上。

四年来,固村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针对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开展了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关键技术措施:

一、减少蜒虫的发生和桥梁田的传播。

1、在同一块地段种植水稻时,选种生育期一致,抗稻飞虱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2、进行水稻种子药剂浸种、拌种芽,打好超级送嫁药,注重选好蜒虫药剂。

3、铲除田埂杂草,及时深埋销毁稻草、禾桩,减少稻飞虱的取食、繁殖和藏身之处虫源。

二、抓住早稻收获期间歼灭稻飞虱,减少迁飞危害。

1、抓住防治时间。不论一季晚水稻大田、二晚水稻秧田、二晚水稻移栽大田,在早稻收获期间务必喷施防治稻飞虱专用长效加速效药剂,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选好防治药剂。经过四年来的试验、示范,防治稻飞虱必须选择长效加速效药剂和轮换用药防治。目前较好的药剂配方:一是每亩选用50%吡蚜酮16g加48%毒死蜱50ml兑水30kg喷施。二是每亩选用25%噻虫嗪4g加80%仲丁威100ml兑水30kg喷施。如水稻已受飞虱危害田块,亩加叶面肥“水稻治僵三天”60g兑水30kg喷施,喷药时间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均匀喷施,田间保持浅水层,并让其自然落干效果更佳。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