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菜豌豆主要技术要点

2017-05-31 11:46

近几年来,在科技部门的引导下,弥渡县龙华村委会堡子、龙华寺两个自然村采取玉米套种菜豌豆的栽培模式,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新路子,套种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套种面积达500多亩。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使产品达到高产、优质、无公害的要求,指导大田生产,现将栽培技术措施要点总结如下:

一、选用良种

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台湾双荚王或自留种二荚豌作种。

二、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玉米进入灌浆期(8月10日至9月10日),认真清除田间杂草,浅锄墒面,然后在玉米旁挖穴播种,穴距一般为8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亩播量3-4公斤。播种前每亩用5.7%氟氯氰菊脂50-60ml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时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作种肥,但必须与种子隔离。

三、加强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培土

播种出苗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应结合除草,浅中耕2-3次,进行培土。

(二)适时灌水

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保证齐苗,开花结荚期豌豆需水量较多,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分期追肥

在施好种肥的前提下,苗高10-20厘米时,可追施人粪尿或沼液每亩500-800公斤,也可用8-10公斤尿素兑水浇施。初花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开花结荚盛期可用速效冲施肥浇施1-2次,喷施硼、钼肥2-3次,以保证中后期豌豆不脱肥,增加产量,提高豆荚品质。

(四)引蔓上架

玉米收获时,留高100-120厘米中下部茎杆作豌豆架。当苗高30-40厘米时人工引蔓上架,用塑料线与玉米茎杆拴牢,以后隔5-10天拴一次,共3-4次,引蔓上架。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

苗期预防或防治根腐病,可用敌克松灌根;生长中后期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可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等交替防治。发生蚜虫、斑潜蝇为害,可用菊脂类农药进行防治。

四、适时采收、销售

当嫩荚长5-7厘米,籽粒鼓出时就应及时采收出售,一般采收5-8次。在采收过程中,应加强肥水管理,做到边采收边施肥泡水,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产量产值。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