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技术指导方案

2017-12-03 23:38

(一)深耕整地

种植玉米要每隔2-3年深耕一次,深度达到25-30厘米,同时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无坷垃。

(二)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高产耐密品种。

(三)播种技术

1、精选种子和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按种子大小分级选种,做到匀籽下地,解决大小株,消灭三类苗。

(2)晒种:播种前选晴暖的天气晒种2—3天。

(3)种子包衣:在播种前2-3天进行包衣。

种子包衣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药剂要混拌均匀。②背光操作。③阴干后播种。

2、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积温在2750℃左右,生育期128天以内的品种,播种期在4月25日-5月5日。积温在2800℃以上,生育期128天以上的品种,播种期在4月20日-5月1日。具体播种时间还应该根据不同年景因地制宜进行适当的调整。

3、千方百计提高播种质量

(1)播种要深浅适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好的可播3-4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可播4-6厘米。

(2)种子分布要均匀,覆土也要均匀。

(3)镇压得当:土壤干的重镇压,湿的轻镇压。

(四)合理密植

在我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耐密品种,要创高产,每公顷种植6.5—7.0万株,稳产每公顷种植5.5—6.O万株。

(五)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

在每公顷施优质农肥30—45立方米硫酸锌45-60公斤的前提下。要想产量达到10000公斤以上必须保证纯氮220公斤,纯磷65公斤,纯钾90公斤;产量达到12500公斤以上纯氮220公斤,纯磷65公斤,纯钾100—120公斤;产量达到15000公斤以上纯氮300—320公斤,纯磷90—100公斤,纯钾130—150公斤。

(六)加强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除草在播种后7天内选择适宜时机用药;苗后除草要在玉米6片叶前,杂草2叶前进行。播后苗前除草必须在土壤湿润,温度大于15度条件下用药。用药量一般不能超过说明书中最大量的15-20%。否则易出现药害。

2、打丫子:前期长出的丫子,在丫子出现一对时必须打掉,以后再出现的丫子可以不管,基本不会影响产量。

3、大喇叭口期追肥。

4、化学调控

在生产中通过化控处理来防止玉米倒伏。化控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控只有在土壤肥沃、种植密度大、施肥多、施肥浅、雨水充沛、出现幼苗徒长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绝不可以超量和超浓度使用,否则会造成减产。

(3)在规定的时间使用,不可过早或过晚使用。

5、病虫害防治

(1)玉米丝黑穗病:用含戊唑醇种衣剂包衣。

(2)玉米大小斑病:用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就可做到有效防治。

(3)金针虫、地老虎、旋心虫:用克百威含量7%以上的种衣剂拌种预防;在发生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灌根。

(4)粘虫:幼虫发生初期用辛硫磷、来福灵、敌杀死等化学药剂防治。

(5)玉米螟:用赤眼蜂防治。

(6)蚜虫:用50%抗蚜威或1O%比虫啉等药剂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