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遭遇“倒春寒”的应急技术措施

2017-12-05 12:14

3月15日,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东川区出现了自立春以来的首次寒潮天气(“倒春寒”),高海拔地区甚至出现雨夹雪或冻雨,此次倒春寒来势迅猛,降温幅度较大,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如果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1℃的天气。不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倒春寒是春季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对水稻秧苗危害甚大,如果管理不当往往引起大面积的烂秧、死苗。各乡镇农科站要认真收听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随时掌握倒春寒信息,及时将降温幅度、影响范围、阴雨持续时间、是否伴有较大的降水过程等有关情况通报各村(居)委会、和种植大户。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寒保温、清沟排水、补播改种、病害防治等各项工作。

当前我区大春生产水稻育秧工作已接近尾声,小江沿线部分秧苗已揭膜,要指导农户搞好水稻秧床的保温工作,露地蔬菜和蔬菜大棚要加强防寒工作。以下是各有关作物应急技术措施,请参照执行。

一、水稻

1、灾前预防技术措施:及时覆盖小拱棚膜保温,防止秧苗冷害。有条件的可考虑采用大棚育秧,提高抗倒春寒能力。未播种的适当推迟播种,等灾害性天气过后,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

2、灾时救助技术措施:育秧田在倒春寒期间及时覆盖小拱棚农膜保温,或短时灌深水护苗。若伴有较长时间降水,要及时清理沟渠,防止田间积水过多。

3、灾后补救技术措施:倒春寒影响较小的及时追施薄肥,促进快速恢复生长。影响严重的,要抓紧补播或联系调运救济秧苗,错过播种适期无法补救的,则及时改种其他作物。

二、小麦

1、灾前预防技术措施:一是生长前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或喷施动力2003等叶面肥,避免施氮过多,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同时可防止生长后期倒伏。二是及时疏通沟渠,避免田间积水。三是准备病虫害防治药剂。

2、灾时救助技术措施:若降水过多要及时清沟理渠,排除田间积水。

3、灾后补救技术措施:一是若降雨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后期倒伏。二是及时追施薄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但要注意避免过多施用氮肥。三是抓紧做好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害防治工作。四是加强日常管理,促进灌浆结实。

三、蔬菜瓜果

1、灾前预防技术措施:一是若季节许可,适当推迟蔬菜瓜果播种育苗。二是提早做好防寒保温准备(保温用棚膜、草帘和无纺布、电加温线、白炽灯等增温保温补光材料)。三是及时疏通沟渠,避免田间积水。四是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逆能力。五是根据天气预报,倒春寒危害严重的,要准备种子、化肥、农药等救灾物资。

2、灾时救助技术措施:一是育苗棚内苗床铺设电加热线,并接通电源进行增温育苗;采用大棚膜、小拱棚膜等覆盖保温。二是若降雨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渍害。

3、灾后补救技术措施:一是抓紧清理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二是倒春寒过后抢“冷尾暖头”抓紧播种育苗或大田移栽。三是对受灾严重田块,要及时进行补播或改种其他作物,尤其是育苗棚内烂种、烂芽严重的要抓紧补播或改播。四是及时追施一次薄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动力2003等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机。六是及时清洁田园,加强病害防治,避免病害加重和蔓延。七是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发育。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