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麦春季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

2017-12-09 01:32

去冬今春,固始县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对病虫安全越冬有利,造成春季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压力增大,任务加重。为切实做好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其危害损失,确保今年我县夏粮再夺丰收,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突出主攻对象,实施科学防控

小麦中后期病虫种类多,往往多种病虫混合发生,重叠危害,我县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麦穗蚜、麦蜘蛛“三病两虫”为重点防控对象。在防控策略上,要坚持关键措施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科学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自防相结合。在防控药剂选择上,重点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相同品种药剂重点推广高含量产品和悬浮剂、水乳剂等环保、高效剂型。对暴发性和大区域流行性病虫害,要提早做好应急预案和防治物资准备,一旦出现局部暴发危害势头,迅速实施应急防控。要通过落实各项关键措施,实现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处置率达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总体病虫草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

二、狠抓关键环节,落实防控技术

一是拔节前实施化学除草和纹枯病早控。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可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根据当地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科学开展麦田杂草防除。以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牛繁缕、麦家公、巢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毫升等药剂进行防除;以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20克或6.9%精恶唑禾草灵60克等药剂防除;对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草混生的麦田,可根据草相,选用苯磺隆和精恶唑禾草灵等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化学除草技术性强,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防止除草剂药害事故的发生。小麦返青拔节期也是纹枯病和麦蜘蛛防治的有利时机,可结合化学除草,及早喷药控制。对小麦纹枯病,在病株率达15%时选择使用戊唑醇、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井冈.蜡芽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严重发生田,隔7―10天再喷1次。要注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对根腐病发生较重田块,返青期用上述三唑类药剂喷淋或灌根,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对小麦红蜘蛛,当百株虫量达200头时,选用阿维菌素、哒螨酮、甲维盐等药剂喷雾防治。对小麦黄花叶病,可在春季发病初期,追施氮肥,并喷施磷酸二氢钾、生长调节剂等,减轻病害症状,恢复长势,减少产量损失。

二是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条锈病常发区,一定要坚持“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监控策略,随时扑灭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时,应组织开展区域性统一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浓度严格按照农药包装说明推荐的剂量使用。上述药剂可同时兼治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

三是抽穗扬花期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对小麦赤霉病,各地要继续采取“科学预测,主动出击,见花喷药,防病保产”的策略,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应全面开展病害防控,由于我县雨水偏多,必须提前打好“保险药”,做到全面预防。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要提早至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烯肟菌酯、多.酮等,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均匀,保证防治效果。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

四是后期推行综合用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一喷三防”,将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锈病、赤霉病、叶枯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针对穗蚜,推荐选用啶虫咪、噻嗪酮、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用苦参碱、烟碱、楝素等植物源农药。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