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苗期病害防治

2017-12-12 12:07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投入少、产出多的先进适用技术。苗期管理的目的在于培育出适龄的旱育壮秧,为大田移栽提供易成活、产量高的优质基本苗。壮秧的基本标准是无病、矮壮墩实,茎粗、秧茎扁平富有弹性,叶色绿中透黄;秧苗干物重和充实度高,插秧后具有很强的发根力,在较低温度下也能正常生长;叶片成披针形,不下垂。因此,苗期病害防治尤为重要。

苗期主要病害:

水稻恶苗病。是旱育秧过程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为徒长病或白杆病。旱育秧从苗期开始直到成熟都可能发生恶苗病。秧苗期的发病占总发病率的10%左右,一般是2-4叶期就表现症状。

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导致旱秧死苗的主要病害,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发病在立针至1.5叶期间,被害病株叶片蜷缩如针状,用手拔病苗,从茎基部断裂,根色逐渐变黄最终腐烂;幼苗的叶片、叶鞘比正常苗短,叶片自下而上,从叶尖向基部逐渐由浓绿变成灰绿,进而枯黄致死,根灰白色,似水烫状。

苗瘟。秧苗在3叶期以前发生瘟病称为苗瘟。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一般发生在稻株2-3叶期。育苗期的症状一般不形成明显病斑,开始在幼苗基部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病苗基部变灰黑色,似火烧状,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基部产生大量的灰色霉层。育苗期突遇阴天连绵,田间湿度太大,加上管理粗放就可能导致旱秧苗瘟的发生。

防治方法。1、恶苗病防治。1)杜绝选用病区病田稻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2)选用抗病品种,减轻病害。3)禁止在发病的秧田育秧。4)掌握好浸种催芽同步技术。催短芽(露白)播种。5)加强育苗管理。播种后加强盖膜期间温度调节,缩短苗床盖膜时间。6)及时拔除病株、病苗。

2、立枯病防治。一是通过栽培措施,培育壮秧,提高其抗病能力。二是播前每亩苗床用1.5㎏敌克松,配制成600倍的药液喷洒床面,进行土壤消毒。三是揭膜后结合补水和防病防虫,进行一次敌克松或恶霉灵消毒处理,防效较理想。

3、苗瘟病防治。首先是坚持种子消毒处理。用30%的克瘟散乳油1000倍液浸种1h后进行播种,可有效防治苗瘟病的发生,压低菌源量。其次是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在揭膜时药剂防治一次,掌握水稻易感病的第一个时期即3叶期,选用三环唑防治。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