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混淆症状的识别

2017-12-16 02:46

1、几种青枯

1、小球菌核病青枯。多见于晚稻前期,田间常成丛产生,也有一穴中几株病发。稻基部组织软腐,有黑褐色病斑。剥开基部叶鞘和茎杆,可见有很多比苋菜子还小的玄色菌核。

2、细菌性基腐青枯。田间零碎产生,一样平常1穴中1―3株病发,病株基部呈鼠灰色糜烂,根系稀疏腐败,剥开基部茎杆,充斥臭水,无菌核。

3、心理性青枯。稻株茎杆干缩,手捏稻茎基部憔悴,易倒伏,状如褐飞虱菌核为害。但茎基部无虫体,无病斑,叶鞘及基部秆内无菌核,多在晚稻靠近成熟期产生,成片成块青繁茂蔫。

2、几种枯心

1、螟虫枯心。稻株下部可见有虫孔或虫粪,枯心易拔起。

2、蝼蛄为害枯心。稻株茎部无虫孔、无虫粪,枯心易拔起,茎基部和根部呈撒碎状。

3、条纹叶枯病枯心。病株心叶有黄色条斑,并卷曲成纸捻状,曲折下垂成“假枯心”。基部无虫孔,不糜烂,枯心不容易拔起。

4、凋萎型白叶枯病枯心。稻株茎部无虫孔,基部茎节变黄白色菌脓物,无臭味,剥开方才青卷的心叶,也常有黄色珠状菌脓。

3、几种叶斑

1、稻瘟病叶斑。急性型的,病斑开端是晴褐色小黑点,后酿成卵形,叶背有灰绿色霉状物,慢性型的,病斑成棱形,旁边红褐色,中心灰白色,有一条褐色线贯串病斑中央。潮温时,病斑反面可见有灰绿霉。

2、胡麻病叶斑。病斑初似针头年夜的小点,后逐步构成卵形黑点,形似芝麻。粗看病斑为黑褐色,较稻瘟病斑色深,细看色彩分3层:核心有黄晕,边沿层较宽,黑褐色,中心多呈黄色。病斑两头无坏逝世线,病部难见霉绒物。

3、褐条病叶斑。病斑为短线状条斑,褐色,与叶脉平行,以叶端处多,霉层难见到。病部折断挤压流出乳白色汁液。严宿疾株下部糜烂,收回腐臭气息,病叶枯心,心叶逝世于禾内。

4、几种黄叶

1、白叶枯病黄叶。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上,先是发生黄绿色或暗绿色黑点,后沿着叶脉扩大面斑条,呈灰白色,病部与健部门界显着,病斑上常有黄胶色的“菌脓”。

2、黄矮病黄叶。先从顶叶上面1―2片叶的叶尖病发,后逐步生长到全叶发黄,或酿成斑花叶,植株矮缩节间短,禾叶下垂平坦,黑根多,新根少,常常纵卷黄枯殒命。

3、心理早衰黄叶。由下向上伸张,病叶多体现橙黄色,有必定金属光泽,成片或全田产生。黄叶上没有病斑,没有菌脓物。

4、肥害黄叶。碳铵、氨水、农药等,若是施用不妥,会惹起中毒,招致成块成片稻叶,熏成鲜黄或金黄色,有时黄叶上有焦灼斑。

5、几种白穗

1、三化螟白穗。稻茎上有虫孔、虫粪,白穗易抽起,穗颈无病变,田间白穗团显着。

2、稻颈稻瘟病白穗。稻茎上无虫孔,白穗不容易拔起,穗颈、穗轴、枝梗生有黑褐色病斑。穗颈或枝梗易折断,湿润时,病部生有灰褐色绒状霉。

3、纹枯病白穗。在叶鞘、叶片或穗颈、茎杆上,早期泛起暗绿色黑点,后扩展成卵形云纹状病斑,病斑边沿褐色,中央淡褐至灰白色,茎部无虫孔,基部组织发软,白穗贴地倒伏。

4、细菌性基腐病白穗。田间零碎产生,白穗不容易倒伏,不折断,茎基部和根部呈灰色软腐,有腐臭味,茎上无虫孔,根稀疏腐败,剥开基部叶鞘和茎秆无菌核,白穗不容易抽起。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