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

2017-12-23 00:02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为害小麦花器并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可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它的危害直接威胁着小麦的丰产丰收。

一、为害特点

小麦吸浆虫基本上都是1年发生1代,以成长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时越冬幼虫开始移向土表,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

二、调查方法

(一)幼虫及蛹期调查。从3月中、下旬小麦拔节后开始,选当地有代表性麦田,采用(10cm×10cm×20cm)样方每块田对角线五点取样,取样时每1样点土样装入50目尼龙纱袋中封口,冲洗至无泥后倒出检查、计数。

(二)成虫期调查。一般采用目测,成虫期用手轻轻将麦株拨向两侧分开,目测检查起飞虫量,当平均捕网10次有成虫10~25头时,即为药剂防治期。

(三)剥穗查幼虫。小麦灌浆期,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随机取10穗,剥穗查,计数穗粒数及每个籽粒上虫数,估算为害损失及防治效果。

三、防治方法

根据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规律,防治上要坚持“麦播期和蛹期土壤处理为主,穗期成虫补治为辅”的策略,严把“三关”,即麦播期、孕穗期(蛹期)和抽穗期(成虫期)的防治,力争把为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麦播期防治。麦播前结合整地每667m2用2.5%的拌撒宁(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kg,兑细土10kg撒于地面,然后翻耕;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200~300ml,兑适量水,均匀喷在20kg细土或煤渣上制成毒土,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撒后立即耙平,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吸浆虫休眠体,同时兼治地下害虫。

(二)蛹期防治。蛹期防治适期预计在4月25―30日,成虫期防治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到扬花前)。防治指标:每个土样(10cm×10cm×20cm)有虫2头以上。防治方法:(1)亩用5%毒死蜱粉剂600~900g,拌细土20~25kg,均匀撒在麦垄内。施药后要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2)亩用2.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地达)1.5kg,拌细土25kg,均匀撒于地表。

(三)成虫期防治。防治指标:扒麦查看一眼可见成虫3~5头。防治方法:(1)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熏蒸: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ml,兑水1~2kg搅匀后,喷拌在25kg细土(麦糠)上,于傍晚前后把毒土(糠)撒于麦垄熏杀成虫。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