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原因及措施

2017-12-25 18:13

玉米是葫芦岛市主栽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0.7公顷,粮食总产80万t,但由于辽西地区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因此,葫芦岛市于1987年开始引进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到2005年已大面积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市玉米生产的发展。

一、增产机理

1.提高地温。目前应用的聚乙烯透明薄膜是导热系数低,而透光性能强的吸热保温材料,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地膜覆盖的0~20cm土壤温度比裸地栽培提高2~3℃,使玉米整个生育期有效保温增加150~300℃,相当于延长玉米生育期7~10天,补充了冷凉地区积温不足的缺陷。

2.抗旱保墒。地膜覆盖控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大部分土壤水分在膜下循环,大大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具有明显的保墒效果。据测定1~10cm土层的含水量,覆膜提高2.79%,10~20cm土层的含水量没有明显差异。

3.改善土壤。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能防止水土和养分流失,防止因雨滴拍打造成的地面土壤板结。同时,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繁衍创造了条件,各种有益微生物增加50%以上,从而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的有效养分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为作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4.提高光能利用率。地膜覆盖促进作物生育健壮,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附于膜下的水滴,对光有反射作用,增加了近地空间的光量,有利于合理密植。

5.提高肥效。覆膜后,化肥能够深施。由于地膜的阻隔,化肥不易挥发,同时土壤微生物活跃,能加速各种养分的分解,便于作物吸收,提高各种养分的利用率。

二、保证措施

1.抓住全苗。整地,覆膜地块必须做到地面没有杂草和根茬,表土细碎松软,行距适中;添墒,是否添墒或添墒多少依土壤的墒情而定;播种,要比裸地适时早播7~10天,实行足墒播种,等距穴播,浅播薄盖,种肥错开,播深3~5cm,覆土厚度不超过5cm。

2.覆好地膜选择地膜,应选用透明度好、透光率高、增温效果好、拉伸力强、抗撕裂强、不易老化,幅宽90~95cm的低压聚乙烯线性薄膜;覆膜形式,采用大垄双行覆膜,即将原来两小垄合成一大垄高床双行后覆膜;覆膜质量,覆盖效果直接影响出苗、保墒、增温,更重要的是保住地膜,避免地膜因风损坏。

3.施足肥料。地膜覆盖栽培虽然改善了土壤温度和水分,但并没有改善土壤肥力条件,要施足肥料,满足植株对养分的最大需求。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作底肥、配方施肥及长效碳铵1次深施等施肥技术。

4.选择种子。要选择生育期适当长、株型紧凑及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增产目的。

5.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密度理论上一般比裸地栽培增加20%~40%,每667平方米保苗3000~4000株,具体应依据品种特征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而定。耐密、植株紧凑及早熟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密度。

6.药剂灭草。控制杂草是地膜覆盖成败的关键。在覆膜前或播种后覆膜前采用药剂灭草,一般每667平方米用38%阿特拉津0.2~0.25kg加乙草胺乳油150~200ml,对水60kg,于土壤较干燥时均匀喷洒于床面后立即盖膜。

7.防治病虫害。采用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二代粘虫、玉米螟。

8.加强田间管理。先播种后覆膜的玉米田,苗齐后要及时开孔放苗,防止高温烧苗。放苗前先放风炼苗2~3天,然后按照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出,晴天避中午的原则放苗出膜,放苗后用土封严苗孔。先覆膜后播种的要及时检查,发现有苗压在膜下出不来时,要及时扶苗出膜,再封严苗孔。另外,还要注意土壤肥力和残膜污染问题,应及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并做好残膜的回收。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