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泡泡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8-01-14 09:11

一、症状识别

初在叶片上产生直径5毫米左右的鼓泡,多产生在叶片正面,少数发生在叶片背面。致叶片凹凸不平(呈癞蛤蟆皮状),凹陷处呈白毯状,但未见附生物。叶正面产生的泡顶部位,初呈褪绿色,后变黄至灰黄色。有时泡泡顶部出现水浸状斑点(生理是、充水)。

二、诱发因素

该症状主要发生在保护地内,其发生与气温低、光照少及品种有关。

1.黄瓜定植早,生长前期气温低,处于缓慢生长状态。遇有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光照严重不足后天气突然转晴,温度迅速升高,浇大水。

2.在阴天低温时浇水减少。

3.黄瓜品种间对低温、少光照不适应。

4.种种原因造成根系受伤,功能下降。均易发生该病。

三、预防措施

1.根据当地气候及棚室条件,选用抗低温、耐寡日照和弱光的早熟品种。培育适龄壮苗。对发病率高的品种要注意更换。

2.选用无滴膜,要注意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必要时可人工补光。

3.注意采用护根措施。早春浇水易少,严谨大水漫灌。

4.每日实行变温管理。地温保持在15℃――18℃.。

5.酌情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6.每667平方米用多元复合液体活性肥料320毫升,兑水稀释为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

7.要避免不合理的用药,特别是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剂。

四、注意事项

特别是在有生理充水时,应注意与细菌性病害相区别。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