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8-01-28 23:48

一、选用高产抗病抗倒紧凑型玉米品种

针对近年来主栽品种掖单13号、19号等退化严重,抗病性差、空秆率高、易倒伏、稳产性降低等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引进推广了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新品种掖单22号、管单50,农大108等。据对玉米品种展示田及攻关田的调查,新品种掖单22号,大穗大粒,增产优势明显,在密度及栽培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亩产达到783.6kg,比掖单19号亩增产203.93kg,增产35.2%,新品种鲁单50,农大108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抗病性能好,灌浆速度快,活秆成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协调,单产分别达到762.1kg,750.7kg,比掖单19号亩增产182.4kg、171.0kg,增产31.5%、29.5%。

二、合理增加株数,实现增穗增产

据密度试验及大田系统调查结果,亩产500-750kg的范围内,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以亩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0.8399**)因此,在我市当前生产条件下,合理增加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为确保种植密度,首先调整了种植规格,在开发区内全部推行了小麦玉米套种“一二?五”式和“九?四”式,平均行距由70cm缩小到了50-60cm,二是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留苗密度、掖单22号等品种增产潜力大,株型紧凑,宜密植,每亩定苗5000-5300株,亩实收不少于4700株,鲁单50、农大108等,下部叶片较平展,上部叶片上冲,不宜过密,以每亩留苗4500-4800株,实收不少于4300株为宜,三是实行玉米套种按条播,改变了人工点播密度难以保证的状况。

三、坚持会风平衡施肥,满足玉米高产的需要

针对当地土壤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钾素不足的现状和农民在施肥上重氮轻磷不施钾肥的实况,采取了稳氮、增磷、补钾的配方施肥措施。按照每生产100kg籽粒需纯氮3kg、P2051kg、K202kg进行框算,在取土化验监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力和产量水平列出清单,出具配方,由乡镇农技站负责将所需肥料复配,按开发区花名册分配到村,到地块,确保了玉米高产对肥料的需要,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肥料三因素试验,亩施氮、磷、钾肥料分别为20、10、12kg(均为纳量),三元素混施的,较单一施用的分别增产18.5%、22.7%、24.3%。

四、确保播种质量,提高大田整齐度

整齐度是用来反映田间植株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其它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整齐度越高,产量越高。幼苗不整齐是影响整齐度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出苗齐全匀壮,一是掌握麦收前10天左右套种,避免形成高脚苗,二是严格精选种子,保证发芽率在98%以上,分级播种,并全部实行种衣剂包衣,三是坚持足墒条播,麦收前15-20天结合浇灌浆水造足底墒,严格控制播深4-5cm,播量控制3.5-4kg/亩播后覆土、踩压,三是做到3叶间苗,5叶一次定苗,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混杂苗,留颜色、苗势~致的苗。

五、早深耕灭茬,提高土还通透性

近年来,随着小麦机收面积的增加,小麦高留茬面积逐年扩大,麦收后如不及时灭茬,势必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为此麦收后我们及时转战,采取深耘,深耠或深刨的办法,及时进行深耕灭茬,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促使玉米根系下扎,扩大了根系吸收范围,为幼苗早发培育壮苗创造了良好的生育环境。据试验,行间深耘15-20cm,株间10cm,此行间浅耘10cm,株间5cm的次生根增加5.3-12.5条/株,增产8.2%-10.7%。

六、分期追肥,力促秆壮稳大粒多

开发前我市玉米生产肥水运筹多为“小口”“一炮轰”,为了科学运筹肥水,在总结经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了按叶龄指标分期运筹法,即在叶龄指数30%时轻施拔节壮秆肥(扣见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叶指60%时,重施穗肥(50%的氮肥)、叶指90%时补施粒肥(20%的氮肥),收到了显著效果,据试验,掖单22号玉米按上述方法三次追肥,亩产量达到828.9kg,比小日期一炮轰相同条件地块亩增产21.4%。

七、综合防治病虫害

在防治策略上,我们在加强玉米健身栽培的同时,根据主要病虫发生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开展了规范化防治,播种时全部实行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苗期注意防治了粘虫、蓟马、粗缩病等,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防治二代玉米螟等,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病虫的危害。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