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规律:草莓疫病是由苹果疫霉或草莓疫霉等多种真菌引起的,严重的发生在河北省草莓生产领域,特别是在草莓果实采摘季节雨水较多的一年,对草莓生产的影响很大。轻者减产分百分之十,重者可能减产超过50%。菌丝体的细菌主要在土壤中的残留物里越冬,第二年春菌丝体接触到寄主,侵入寄主内部,然后通过生长季节雨水或灌溉水传播,造成循环感染。
大棚草莓疫病主要侵害果子、叶子、叶柄、匍匐茎等。在被害果实的初期,面朝地面的一侧或光线不好的部分首先出现局部软化或褐变,并变面水浸状。然后整个果子变成了褐色,软腐。果实潮湿时,病果表面出现一层白色霉菌。果实一旦受到感染,24小时内,整个果实都会完全腐烂,感染的叶片变红。从边缘开始,沿着叶脉向内扩张。
二、防治办法
1.加强草莓病害的检疫。
2.培育无病苗,种植前用太阳能或土壤消毒剂消毒土壤。
3.栽培防病
a.培育以促进标准化模式,实行高畦种植并覆盖地膜,一年换一次新苗。薄膜覆盖在地面上,割开小孔把苗拉起。植株生长所需的水份通过膜下灌溉而得,选用滴灌方法。
b.种植无病壮苗,多施有机肥,提高苗木抗病性。
c.随时清除病叶和老叶,并将其带出园区焚烧。加强通风和光照。
及时使用草或塑料薄膜对果实进行缓冲,使果实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做好排水工作。
4.化学预防疾病:覆膜后,用洛锈铜200~400倍液灌根一次,开花时喷800-1000倍的瑞毒霉锰锌或600倍的杀毒矾,每隔喷10天喷1次,共喷雾2—3次,对本病有较理想的效果。
5。减少疾病传播的方法:对园土实行消毒,一平方米三—五克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以杀灭泥土里的病原体,防止土传的发生。在温室里,常撒干草灰抑制病原体。
6.使用生物菌肥,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病原体的影响,实现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