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2018-03-09 23:34

说明:正值小麦生长后期,应通盘考虑下茬作物的种植,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打破原有的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特写此技术文章仅供参考。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大,该市开展的小麦、羊角椒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既可解决粮菜争地矛盾,又可提高经济效益。小麦一般亩产可达500-600公斤,羊角椒亩产干椒可达350-500公斤。

一、小麦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当地推广的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济麦20号或济南17号。在我市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市场价高10-15%,可提高经济效益。

2、整地施肥,播种: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1公斤。精细整地,一般耕深达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以提高播种质量。适期播种,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适宜播种期是10月1日至15日,一般济麦20号、济南17号适期播量5-6公斤,基本苗10-12万/亩,亩成穗45万左右。

3、田间管理: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浇好越冬水。小麦起身期(3月上中旬)采用壮丰安或麦业丰40-5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3月中旬前可用麦田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正常苗情下,在拔节中后期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并浇水。4月下旬正值小麦孕穗期,应普浇一次透小麦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害、虫害集中发生期,还受到干热风(早衰)的严重威胁。滕州市科技入户专家组近期对麦田病虫害进行了全面普查,根据小麦品种、长势、栽培管理情况,结合气象条件、田间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对我市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如下,并提出防治意见:

一、小麦穗蚜

小麦穗蚜在我市常年发生较重,主要种类为麦长管蚜、黍缢管蚜,其最适气温为16-25℃,最适相对湿度为50-80%。今年倒春寒时间较长,春季降水比常年偏少,且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苗蚜发生较轻。市植保站系统调查,3月21日田间始见麦蚜,比常年推迟25天左右,3月29日开始出现有翅蚜,至4月5日前,蚜量维持在百茎3头以下,4月10日上升到4.5头,4月14日上升到7.2头,数量增长缓慢。黄板诱蚜调查显示,4月15-4月19日出现有翅蚜向麦田迁移盛期日,平均单张黄板诱有翅蚜45.3头,田间蚜量也进入急剧上升期,4月18日百茎有蚜86.5头,4月21日百茎有蚜128.7头,4月24日平均百茎有蚜204.9头,有翅蚜比率0.83%,蚜量三天变动系数1.59。目前麦蚜天敌的数量较少,不能控制蚜量持续增长。近期气温对蚜虫的发育和繁殖非常有利,蚜虫数量迅速上升。有翅蚜量逐步增加,利于各地块交互发生,预计为大发生,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治。

二、小麦叶锈病

近期调查,零星地块出现病叶,病田率4.2%,病叶率0.01%。往年我市发生普遍,田间菌源量大,近期气温回升迅速,如果降水较多,对该病发生有利,预测该病中等发生。

三、小麦白粉病

近期调查易感品种白硬冬2号等已开始发病,病株率0.65%,平均病叶率为0.29%,近期气候条件适宜该病的发生,预测该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四、小麦赤霉病

今年倒春寒时间长,小麦扬花期预计在4月底5月初,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对该病发生有利,存在流行的可能。

防治适期:5月5日-8日

防治指标:蚜虫百穗500头,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病叶率10%。

防治方法:针对今年小麦蚜虫发生期推迟,集中危害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时应以防治麦蚜为主,兼治其他病虫害,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内吸性和触杀性药剂混用。

1、防治麦蚜可用20%莫比郎(啶虫咪)水分散剂8g/亩+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ml/亩,10%吡虫啉20g/亩+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ml/亩,20%莫比郎12g/亩。

2、防治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可用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亩或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5g/亩。

提倡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为了控制病害、虫害发生,减轻干热风(早衰)的影响,可混用上述杀虫、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达到一喷三防效果。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