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怎么防治

2018-03-18 02:04

一、症状分析

玉米丝黑穗病病菌称黍轴黑粉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是苗期侵入的病,一般在玉米6-7片叶时才表现明显症状。症状为发病株矮化,节间缩短,茎基部膨大,下粗上细,株形稍弯曲,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有的重病株分蘖增多而簇生。大多数品种苗期症状不明显,到抽雄或出穗后才在雄花和果穗上表现明显的黑穗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期长,防治难度大。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的抗病性、土壤中的病菌数量、环境条件有关。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同一条件下发病率不同,说明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玉米种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在土壤温度20℃左右,土壤含水量20-40%时玉米发芽生长迅速,约经6-10天即可出苗。由于玉米出苗快,缩短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轻。当土温在15℃左右,土壤含水量低于20%,则不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出苗缓慢,延长了玉米幼芽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病菌感染的机会,发病就重。早播和播种过深、种植感病品种、连作地块土壤病菌数量大、春季低温干旱年份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重。

二、防治技术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的农药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生育期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调整种植计划,避免连作是减少田间菌源、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

3、施用腐熟的农肥:含有玉米秸的农肥,农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施用。

4、拔除病株:在玉米6-7片叶,病株明显表现症状时拔除病株,连续拔3-4次,把病株基本拔净,可大大降低第二年的发病。

5、药剂防治: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采用种子播前用药剂处理,不仅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对接近种子土壤中的病菌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药剂主要有速保利、立克秀、卫福,应该注意的是含有克百威、福美双的克。福种衣剂对此病基本无效。

(1)未催芽的玉米种子用12.5%速保利0.4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2)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2%立克秀0.6公斤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3)玉米种子催芽刚露白时用40%卫福胶悬剂0.4升加水2-3倍拌种100公斤,阴干后播种。

(4)用10%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玉米种子100公斤,防效优异。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