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g+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75ml+0.01%芸苔素内酯20g,兑水40kg,穗部和叶面进行喷雾。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吸浆虫、蚜虫,促进小麦开花结实。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g+10%吡虫啉(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g(气温高时选用)+氨基酸叶面肥75ml,兑水40kg,叶面和穗部喷雾。主要防治小麦白粉病、穗蚜,预防小麦早衰。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g+40%乐果乳油80ml+腐植酸叶面肥75ml,兑水45kg,叶面和穗部喷雾。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穗蚜,预防小麦早衰。每亩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g+48%毒死蜱乳油60ml+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40kg,叶面进行喷雾。主要防治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穗蚜,预防干热风。
根据防治对象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配方,把握施药有利时期,做到均匀施药,提高防治效果。严格按照规定的农药使用量和兑水量配药和喷雾,切忌多兑药、少喷水,防止因浓度过高造成小麦药害,特别是配制乐果时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及添加劣质叶面肥,以免造成小麦叶片黄尖或麦穗不结实。小麦扬药期间施药时,应避开授粉高峰期,一般在下午4时以后施药。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药人员自我防护工作,防止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发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保护天敌,减轻环境污染,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