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缺水趋向下灌溉农业怎样高效用水

2018-04-25 18:12

干旱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天然灾难,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均匀每年受旱灾面积为3。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到1998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8。01亿亩,固然生产了占全国67%的食粮、60%的经济作物和80%的蔬菜,但却耗费了大批的灌溉用水。据估算,2000年我国农业年用水量高达4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9%。在水资源缺少的条件下,灌溉农业是否实现高效率用水,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延续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提议。

一是充分利用灌区内的降水资源。灌溉水资源通常包括降水、地表水(库水或河水)和地下水。以前,灌区通常重视经过修建灌溉工程尽量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对本地降水的充分利用重视不够。实际上,对一个灌区来说,直接利用降水供给作物用水,是投资省见效快的最好道路。我国多年均匀降水总量为6。19万亿立方米,但目前直接为作物利用的效率很低。为了充分利用降水,灌区应在雨季前多用井灌,以便凌空地下水库容,有利于雨季弥补地下水;同时,应在田间采取耕作保墒办法,增长泥土蓄水能力;另外还能够采取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等农业办法,尽可能做到作物生长与雨热同步,提高降水利用率。

二是调整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来适应灌区的水源情况,能够发挥灌溉用水的最大效益。因此,对灌区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首先要优化灌区内作物种植结构。在容易受旱的北方灌区,春旱缺水,但却是小麦需水的关键时期,所以北方应在满足食粮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紧缩小麦的种植面积,增长杂粮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水稻为需水量最大的食粮作物,目前,在各引河灌区内占有相当的种植比例。因此,在灌溉水源日益缺少的情况下,这些地方应下大力气紧缩水稻的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在满足食粮生产的基本恳求下,紧缩食粮种植面积并提高其品格,增长饲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和名优特产作物的种植比例,错开用水顶峰,增长产值,是灌溉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西部,目前一些流域的上游地区盲目开垦,大范围发展灌溉面积,造成下游断流并大面积荒凉化,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这类地区要在留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以水定灌溉面积,超出水源承载能力的灌溉面积,要履行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采取非充分灌溉制度。遵守满足作物需水恳求和程度,我们可将灌溉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两种。充分灌溉是指水源供水充分,能够全体满足作物的需水恳求,此时的最优灌溉制度应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及气候、作物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泥土墒情等,对农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使其生长条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且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这样既确保获得最高产量,又具备较高的水分生产率。而非充分灌溉的优化灌溉制度是在水源不足或水量有限的条件下,把有限的水量在作物间或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确保各种作物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对作物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时所追求的不是单产最高,而是全灌区总产量最高或产值最大。

当前,因为灌溉水源日趋紧张,因此在大多数北方灌区,应该推广运用非充分灌溉制度。对于小麦、玉米连作区,能够减少小麦苗期的灌水量,通常每亩可减少50立方米。玉米灌水次数少,不宜采取非充分灌溉。棉花可在苗期或絮期减少灌水量,通常每亩可减少50立方米。水稻能够在分蘖期减少灌溉水量或不灌。采取非充分灌溉后,通常单产会有所下降。因此,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应该经过充分论证比较后,经过采取非充分灌溉,在恰当下降单产程度下扩展灌溉面积,使灌区总产得到提高。

四是就地取材地选用节水灌溉技巧。目前,适用于我国大范围推广运用的节水灌溉技巧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地面灌溉等。当前,我国传统的以沟灌、畦灌为主的地面灌溉面积占到总灌溉面积的97%,从我国的经济和技巧发展来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会以地面灌溉为主,因此田间节水地面灌溉技巧应重点推广运用。田间节水地面灌溉技巧主要有大畦改小畦、长沟改小短沟、平整土地、坐水种等,是投入少、见效快、农民易节制的节水技巧,应大范围推广运用。对于其余节水灌溉技巧,各地应威严遵守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

五是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巧相联结。过去发展农业高效用水,经常只留意单项的工程技巧,而没能很好地将农业增产办法予以配套,因此经常涌现固然节水但增产增效并不显然的景象。与工程节水技巧配套的农业技巧主要有水肥同步供给技巧、利用耕作办法调控农田水分技巧、覆盖保墒技巧、选育耐旱高产品种等。各地应依据不同灌区类型的特点,在大力推广节水工程技巧的同时,选用适宜的农业综合技巧办法,提高水分生产率,提高节水增产效益。

六是改革灌区的用水管理。实现灌溉农业高效用水,需要有一整套用水管理政策、法规、制度来做保证。因此需要对现行的灌区用水管理进行改革。首先是明晰产权,履行企业化管理,强调用水户加入。对于大、中型灌区,可将工程管理单位改革为国家控股公司,用企业化方法管理和经营水利资产,确保其保值和增值。对于小型灌区,可经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达到搞活经营和管好灌区的目标。大、中型灌区要主动推广用水户加入管理的经验,在支渠以下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支渠以下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其次要联结灌区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系统,增进节水。当前,灌区的农田灌溉水价不到实际成本的三分之一。水价太低使农民不保重水,不舍得购买节水灌溉装备;使灌溉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入不敷出,反而鼓励农民多用水;导致水利工程难以维修更新,工程老化失修,效益日趋下降。为此,应尽快制订合理的水价政策,建立科学的水价系统,分阶段、分管理领域提高水价,达到按成本计价;全面履行计量收费,对超标准用水,加倍收取水资源占用费,将灌溉用水纳入市场经济管理和法制管理轨道;要加快研究和制订可操作的水权交换机制,经过市场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分配。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