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概述: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广阔、季节类型多种、生态环境多样、品种类型各异,近年气候异常,部分地区水稻冷害发生严重。水稻低温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播种成苗期及穗分化和开花结实期,低温的间接危害是造成生育延迟。水稻播种成苗期低温,导致播种期推迟,秧苗烂芽烂秧,成秧率严重降低。建立水稻低温灾害防控技术是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础,是适应我国粮食安全要求的有效措施。
技术要点:
1.选用耐低温水稻品种水稻品种育秧成苗的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选用耐低温品种是减轻低温灾害的有效途径。
2.苗期低温冷害的防控技术选择适宜播种期,一般应选择低温将要结束,温暖天气将要来临时间播种。播种后采用覆膜和覆盖无纺布保温。有条件的可采用大棚育秧,大棚育秧比小拱棚育秧温度稳定,保温效果好,采用尼龙膜或无纺布做好秧田保温,提高成秧率。
3.中后期低温冷害的防控技术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
4.化学调控始穗期遇寒露风影响出现包颈现象,可喷施920,促进抽穗。每亩喷1~2克920,对水60千克,加速抽穗进度,减少包颈现象,可提早齐穗期3天左右,降低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减轻低温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