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小麦正处在生长发育的中后期,这一阶段很容易遭遇大风等天气而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小麦倒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气候因素。在小麦灌浆末期,如果有阴雨,伴随阵风或大风,可使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2.栽培措施不当。如播量过大,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至基部节间拉长,特别是第一节间茎秆中糖分积累减少,茎壁变薄,减弱了抗倒能力。生产上,凡是在5月下旬小麦穗部重量增加,浇了麦黄水的高产田,土壤松软,遇风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倒伏。
3.不同小麦品种间抗倒伏性能有一定差异。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倒伏呢?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抗倒的品种为主。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灾害年份不减产,风调雨顺年份更高产的目的。
2.播种前种子用40%矮壮素亩用75ml或30g原粉对水后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也要用多效唑100~300mg/公斤喷洒在麦种上,晾干后播种。
3.实施精量匀播、搭建丰产的合理群体结构。如种植大穗型品种,每亩播量5~6公斤。多穗型品种每亩播量6~7公斤,并大力推广宽窄行种植,坚持精量匀播。这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预防倒伏、提高产量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科学运筹肥水。肥水高产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过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控制肥水,到小麦倒二叶露尖,拔节后再浇水,酌情追肥。千方百计缩短基部节间长度,第一节间长4.5~5.7cm、第二节间长7.6~8.5cm的较抗倒伏。后期如需浇水,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掌握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的原则。
5.防病治虫防倒伏。对小麦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必要时在小麦起身期拔节前喷洒15%多效唑粉剂,每亩用药50~60g,对水40~50公斤,可有效地控制旺长、缩短基部节间。也可在冬小麦返青起身期使用20%壮丰安乳剂小麦专用型,每亩用30~40ml,对水25~30公斤喷施。此外也可于小麦分蘖后期、拔节前期喷洒0.3%矮壮素,亩喷药液800~100公斤,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第一、二节间变短,植株矮化、茎秆变粗,根系发育粗壮,能有效地防止小麦倒伏,并可增产10%以上。
小麦发生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易造成籽少、粒瘪,产量明显下降。为了使倒伏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补救:1.对于风雨造成倒伏的麦田,在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的雨水,以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是不可以挑起而打乱倒向。
2.不扶不绑,顺其自然。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倒伏,麦穗、穗茎和上部的旗叶及旗叶以下的1~2片叶的基部基本都露在表面,由于植物本身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小麦倒伏3~5天后,叶片和穗轴就会自然翘起,特别是灌浆前、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因此,小麦倒伏后,杜绝人工扶起或绑把,要采取小麦自然抬头的方法,防止进一步减产。
3.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倒伏后,土壤潮湿、田间郁蔽,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蚜虫、白粉病、锈病是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很大。5月中旬要及时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一喷综防”,达到杀虫、防病、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品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