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纹枯病成为小麦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会受害,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枯白穗等多种症状。“立春”以后至3月中下旬,小麦从越冬缓慢生长步入返青、起身快速生长阶段,随着气温回升,田间纹枯病病株率明显上升,这一阶段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年度间发病轻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本年度冬季温度总体偏高、雨水较多,有利于纹枯病发生,而当前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随着小麦群体增大,田间温湿度提高,病害将会迅速扩展。地区间发病轻重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高低,重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及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和扩展。田块间发病轻重取决于一系列农业措施及药剂防治水平,种植易感病品种、水旱轮作、播期过早、播种量过大、杂草发生重的小麦田纹枯病常发生重。
防治小麦纹枯病应选用高效、持效期长的药,如满穗24%噻呋酰胺悬浮剂、苏米达24%己唑·嘧菌酯悬浮剂、迅丰4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等。抓好前期预防工作,麦田平均病株率达10%时就要开始第一次用药防治。注意喷匀打透,药液尽量喷到麦苗基部病斑上。同时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避免过量施用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