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的历史故事与历代文人的赞美诗词

2018-05-25 09:16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数九隆冬绽放,色泽明亮,浓香纯正,沁人肺腑,经久不衰。因此,自古以来,也就流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阿房宫,广收天下美女,其爱姬姓黄,名梅儿,进宫前与其表兄尧相爱,后被抢入宫,尧也随之做了宫廷侍卫。后来,被秦始皇发觉,将侍卫逐出宫门,黄梅儿被赐死宮中,葬于宫门前蜡梅树下。数年后,侍卫随刘邦起义,破秦都,到阿房宫内找黄梅儿。时值腊月,黄梅儿葬身处的那株蜡梅花,突然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来。侍卫立时恍惚,剑起树折,大声呼唤着^黄梅儿,黄梅儿……”他抱起蜡梅树飞奔远去。后来,冬季最早开放的蜡梅花就叫黄梅儿。

据说古时河南的鄢国,国王的御花园栽满奇花异草。寒冬腊月,众花凋谢,唯独黄梅雪中怒放,深得国王厚爱,却无香味,下令如翌年还不见黄梅吐香,将处死全体花匠。转眼又到黄梅含苞之际,花匠们仍束手无策。一天黄昏,一个叫花子手中拿着几枝臭梅口中念念有词:“莫笑我的身上脏,御花园里花不香……”硬要闯进御花园,遭到看守的毒打。花匠们上前阻拦,各自掏钱给他,劝他快离开。叫花子说:“我没东西报答,几枝梅送给你们,它跟园里的黄梅有不解之缘。”花匠们接过梅,一股臭味直冲鼻子,正想扔掉,突然觉得衣兜里沉甸甸的,原来给的钱又回到各自的衣兜里,大家这才醒悟,叫花子是活神仙来解救他们的,他们把臭梅接到了黄梅上。几天后,黄梅怒放,满园幽香。国王重赏花匠。从此,黄梅变成了香花,因其在寒冬腊月开放,花色似蜡,被称为蜡梅。

在汉代,汉成帝修筑上林苑,遍选奇花珍卉入内。未央宫建成后又选蜡梅植入宫内,并立赵飞燕为后,建昭阳殿。赵飞燕居于其内,她喜花,尤其钟爱蜡梅。成帝亲于昭阳殿植蜡梅数株。这年冬天,蜡梅盛开,飞燕日夜赏玩,废寝忘食,成帝为讨飞燕欢心,遂选几朵新绽蜡梅花,用朱丝系为一串,佩戴在飞燕额上。飞燕甚喜,为成帝舞了一曲以谢圣恩。之后,成帝每日必为飞燕采蜡梅花饰妆。从此,蜡梅饰额风行天下。《古风*木兰辞》:“当窗理云鬌,对镜贴花黄”,即是指的蜡梅花。中国姑娘常有将蜡梅花枝插在胸前或头上迎春的习惯。在四川等地,人们在寒冬腊月或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爱送上几枝蜡梅花,表示祝愿主人家兴旺祥和,幸福美满。不少人家还将蜡梅花作为祭神的供花。中原人对蜡梅也情有独钟。河南省鄢陵县人早在宋代,已培育出“素心”、“檀香”与“馨口”等优良蜡梅品种,至今,当地花农多称蜡梅为梅树。明代刑部尚书刘景的庄园里一处数十亩的蜡梅林,取名曰“梅花庄”。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住许昌时,在小西湖畔房前屋后广植蜡梅,其居室匾也书为“梅花堂”,他的《蜡梅一首赠赴景贶》一诗中,有“天工点酥作梅花”句。

蜡梅历来为墨客骚人所吟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宋代黄庭坚称赞蜡梅:“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宋代陆游《荀秀才送蜡梅》诗:“与梅同谱又同时,我为判香似更奇。痛饮便判千日醉,清狂顿减十年衰。色疑初割蜂脾蜜,影欲平欺鹤膝枝。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南宋诗人谢翔诗称:“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这三首诗道出了蜡梅的特征,蜡梅的淸香,不畏严寒的品格和花朵上披有蜡衣的晶莹可爱状。王十朋在《点绛唇一奇香蜡梅》一词的上阕中写道:“蜡梅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梢熟。”写出了蜡梅的花姿、神韵和醇香,十分形象动人。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