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观赏番茄盆土的配制和上盆定植

2018-05-25 16:56

定植的盆土pH值应在6.0~7.0,盆土既可采用园土:泥炭:炉渣(或蛭石):细沙=3:1:1:1配制,也可采用无土基质配制,基质配制比例为草炭:炉渣(或蛭石)=4:1。定植花盆规格为上口径15~20厘米、下口径13~18厘米、高约15厘米,当幼苗4~5片真叶时便可移栽定植,每盆定植幼苗1株,同时掺入膨化鸡粪100克和三元复合肥10克作为底肥,以保证盆土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并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作为定根水浇透盆土,减少病害发生。

3.日常管理

(1)温度和水分管理

移栽上盆后白天气温尽量保持在22~28℃,夜温不低于9℃。观赏番茄在温度适宜时开花坐果能力较强,早春低温、弱光条件下,可采用振动方式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株坐果率,增强观赏性。

小拱棚和温室种植可采用盆底自吸式灌溉新技术,原理是利用土壤吸力、植物的蒸腾拉力以及毛细作用,使水分沿着吸水材料进入土壤,满足植物需要。植物蒸腾作用强,进入到土壤的水分就多;蒸腾作用弱,进入到土壤的水分就少,从而实现对土壤水分的自动控制。该设施经济实惠,而且简化栽培管理措施,降低空气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适合高效规模化生产。

具体措施为采用较厚的聚氯乙烯棚膜和10厘米厚砖块搭砌贮水槽。先在贮水槽底部铺一层薄薄的细沙,然后铺一层地膜(地膜可以防止砖块或碎石子划破棚膜而导致漏水),接着铺较厚的棚膜,最后注水,液面高5厘米,注水后应定期检查棚膜是否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放水补漏,保证液面高度。贮水槽的长和宽可根据小拱棚或温室的大小确定,一般宽1.2~1.5米,花盆摆放行株距均为30厘米。摆放时,每个花盆下垫一个塑料盆托,以免根系从花盆小孔钻出,造成花盆移动时断根,引起植株萎蔫或死亡。

(2)追肥和整枝

盆栽观赏番茄开花坐果较多,一般第一花穗开花坐稳果后,随水追施1次液体肥料或营养液,第二花穗开花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隔15~20天追施1次,期间可适当喷洒叶面肥或0.5%磷酸二氢钾液,以保证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

自封顶型盆栽矮化番茄,节间极短,植株极度矮化,一般不用整枝、搭架。如果植株体偏小,可在没有挂果或果实没有膨大前进行疏花疏果,让植株体继续生长,保留3~4个侧枝;为提高果实的观赏价值,每穗花一般留3~5个果,其余连花带果全部掐掉,可在盆中间插几根结实的竹棍,防止植株倒伏,竹棍不要超过番茄高度,以免影响美观。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打掉基部的侧枝、老叶、黄化叶,以利通风透光,同时减少养分消耗。

4.出售前管理措施

当果实开始进入成熟期时,可分批出售,也可在青果期和白果期进行销售。出售前要提前7天适当减少水分供给,逐步进行20%~30%的遮光处理,以增强盆栽番茄对室内环境的适应性;应摘掉植株下部老叶和黄叶,让果实显露出来,使植株看上去更美观,并在花盆表面覆盖一层珍珠岩或陶粒,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保水性,而且可以增强美观效果。

5.室内养护管理

盆栽观赏番茄移入室内后,由于光照弱,容易引起叶片黄化和落果,所以应该每2~3天移到阳台或室外晒太阳1次,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生长,防止病害发生;室内生长期间,每隔20天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每株每次施1克左右;浇水时不要从植株上部喷淋,最好把花盆放在浅水盆中,让水从下部慢慢吸入。果实完全成熟后应及时采摘食用,以防果实过熟腐烂或裂果影响植株观赏效果。

病虫害防治

盆栽观赏番茄品种抗病、抗逆性很强,易于栽培管理,病害发生较少,主要防治蚜虫和白粉虱传播病毒病。虫害主要是斑潜蝇和白粉虱,可在上盆定植前对棚室封闭进行硫磺熏蒸消毒24小时,杀死棚室内的害虫和虫卵,定植后发现少量虫害应及时喷洒阿维菌素3000倍液、吡虫啉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也可在棚室内悬挂黄板进行物理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