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

2018-06-01 18:11

一、合理施肥

1、巧施稳施拔节肥。夏玉米播种后20-30天,植株有8-9叶时施拔节肥,每亩施碳酸氢铵12.5-15千克或尿素5-6千克。

2、重施穗肥。播后35天左右,植株基部2-3个节间已定长,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时,重施穗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40%,每亩施碳酸氢铵60千克或尿素20千克。

3、补施粒肥。粒肥应提早在果穗吐丝时施,特别是在"穗三叶"明显褪淡、穗位以下黄叶明显多的情况下,必须补施粒肥,每亩施碳酸氢铵15千克或尿素5千克,还可以结合防治病虫害混喷叶面肥防早衰。

4、矮化处理。适时化控,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不仅能提高玉米抗病能力,而且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玉米健壮素或维灵2号1支加水30千克,对玉米上部叶片喷洒,不要与其它农药、化肥混喷,以免降低效果。

三、抗旱排涝。田间开好"三沟",确保旱能灌、涝能排。玉米孕穗开花期需水量大,缺水会造成玉米穗小、粒少,严重减产。玉米拔节至孕穗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孕穗后低于70%,尤其是晴天中午出现卷叶现象时,必须立即灌水抗旱。遇涝应即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渍害。

四、防治病虫

1、玉米大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再防治1次。

2、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应以预防为主,若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对发病穴土壤撒石灰消毒,周围植株用50%多菌灵喷雾杀菌。

3、玉米纹枯病。该病在田间郁闭潮湿、雨水多时易发生和流行,需在玉米拔节期用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纹枯净对玉米茎杆粗喷雾,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防治大小斑病再防治1次。

4、玉米螟。防治此类钻蛀性害虫,可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对心叶丛喷雾,或者摘掉喷头,将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喷入心叶丛中;在幼穗抽丝期防治,将雌穗苞顶开一小口,灌入少量药液,药剂可选用BT粉剂800-1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3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

五、去雄去蘖。在玉米雄穗刚抽出还未散粉时去雄,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边行和地头不去雄。去雄宜在上午10时或下午3时进行。旺长田或群体密度大的田块,及时铲除空秆株,除去无效分蘖。双穗株,根据长势掰除弱小穗。

六、防止倒伏。结合中耕培土壅根。大风过后,及时扶起倒伏植株,但不能扶得过直,以茎秆与地面成30-50度角为宜,根部用土培好,并追施适量速效肥料,茎倒植株,可将其与健壮株绑在一起。

七、适时收获。玉米植株枯萎、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呈品种固有形状和色泽时即可收获。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