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果树生产中存在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

2018-06-04 15:36

果树是我县的大宗经济作物,经多年的发展,果业基地规模已突破12万亩,水果产量5万吨,产值2亿多元,水果产业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愈发突出,效果也更加明显。果品产量增长,经济效益优势显著,如何科学优化和在果树栽培的源头上保证果产品质量安全就成为当前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水果的优质率仅为30%左右,而先进国家高达80%。供出口的高档果品仅占总产量的1.2%,而先进国家达20~30%。出口果品价格仅为世界出口果品平均价格的50%~70%,果品储藏能力仅占总产量的约5%,烂果率则高达25%~30%,先进国家分别为50%和1%~3%。果品加工能力为总产量的3.3%,加工品种单一,工艺落后,果品附加值在10%以下,而先进国家果品加工能力占其总量的30%以上。可见目前国内果品行业的总体格局是产量大、质量差、效益低、内销不旺、外销不畅。卖果难已成为近年果业发展的瓶颈,而洋水果则乘虚而人,大有蔓延之势。其中原因主要是果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指标常达不到国际标准,并因此造成果品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前我县在果树种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

1、追求新特盲引种。有些农户由于追求果树新、特、异而盲目引种,对一些新品种缺乏试验就开始大面积种植,给生物因子和气候因子造成的破坏留下安全隐患,如晚秋黄梨、樱桃、蓝莓等。因气候与环境因素造成少果或不结果,在引种的同时,也引进了新的病虫源。

2、种植技术不标准。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一直存在重种不重管,重产量不重质量现象,特别不重视果品的安全卫生。没有在土壤、肥料及水质等资源方面进行合理优化利用,促进高产优质。

3、果园选址不合理。果树自身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果园附近有瓦厂、冶炼厂、化工厂、造纸厂等排放有毒气体,会对果树造成树体危害,同时造成果实中的铅、氟含量超出正常水平,有的超标十倍以上,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4、施用肥料不科学。过多施用硝态氮造成果实中硝酸盐含量升高,施用城市垃圾肥料造成果品有害元素铅、镉超标,或其它重金属元素超标。施用含氯化肥影响果实风味。过多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弱土壤的持水力,降低土壤抗旱能力。同时,破坏了土壤的微生物系统,易引起根部病害如桃根癌病的发生。

5、防治病虫乱用药。果园乱用药、滥用药现象严重,不但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还会造成病虫抗药性,并杀死了大量有益天敌昆虫。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果农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采收时仍然施用剧毒杀虫剂,如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等,农药残留量大,出现生产出的水果会好看不好吃,好吃有危险的食用安全问题。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