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初步诊断

2018-06-18 14:25

玉米植株受到病虫害侵袭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后,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最终使玉米产量受到损失,品质下降,这种偏离了正常生长状态的植株,称玉米异常植株。引起玉米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各种病原物、害虫和不良的环境条件,如:多种真菌、病毒(类病毒)、细菌、线虫、害虫、极端温度、水分以及营养失调、药害或有害气体等。

玉米被害后在生理和形态上表现出的异常叫症状(病害、营养失调)或被害状(虫害),症状或被害状往往不是从植株一受害就会表现出来,而要经过由生理变化到形态变化的一系列过程,在一定的阶段才能看到。症状或被害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掌握主要病虫害的典型症状或被害状,是进行玉米异常植株发生原因初步诊断的第一步。

玉米受害植株表现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斑点状坏死: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苞叶和根上。因受害部位不同,表现不同,一般颜色和形状有多种。如:各种叶斑病、鞘腐病、苗期根腐病、各种化学药剂损伤(药害)等。

2.变色或褪绿: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或茎秆上。均匀或不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白化、红叶、花叶、条纹等。如:缺素引起的各种黄化、除草剂损伤引起的白化苗、遗传因素引起的遗传性条纹、生理性红叶、矮花叶病引起的花叶、害虫引起的红叶和条纹状黄化等。

3.腐烂:主要发生在根茎部、心叶中和穗部。根据腐烂部水分散失情况又分:干腐、湿腐、软腐3种形式。如:各种茎腐病、穗腐病、细菌性顶腐病、渍害和害虫为害。

4.萎蔫:常整株或上半部分或部分叶片发生。是由于根茎内维管束受到破坏,水分供应不足而出现的凋萎现象。如:茎腐病引起的整株萎蔫、鞘腐病引起的部分叶片萎蔫、地下害虫引起的整株萎蔫和钻蛀性害虫引起的枯心和植株上半部分萎蔫。

5.畸形:主要发生在叶片、心叶、雌雄穗或整株表现畸形。主要表现为:矮化、丛生、器官变态、卷叶、徒长、肿瘤等。如粗缩病、疯顶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线虫病、地下害虫为害、蓟马为害等。

由于症状的类型较少,所以,同一症状常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同样,同一病虫害或不良环境在不同的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不同环境条件下引起的症状或被害状可能不同。因此,初步诊断后需要根据情况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检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初步诊断掌握的原则:第一步,检查异常植株发生原因是否害虫为害或活动的结果,因为害虫个体较大,为害状较明显,容易发现和识别;第二步,明确是否病害原因造成,因为大部分病害的研究较多,症状描述较为详细,容易判断.第三步,考虑各种化学药剂损伤和环境、遗传、栽培措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