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

2018-06-20 07:02

小麦吸浆虫又叫麦蛆,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近年来麦红吸浆虫对河北小麦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受害麦田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50%-60%,严重者几乎绝收。

一、小麦吸浆虫危害及难防治的原因: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危害造成瘪粒或空壳;难防治原因如下:1、个体小隐蔽性强(每粒60头);2、防治时期短(蛹7天、成虫3天);顽固性强(土中存活6-12年);4、危害极大(粒中3头虫即被吸干)。

二、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

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冬或越夏,早春气候适宜时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10cm土温上升至7℃左右,小麦进入拔节期开始破茧上升;4月中旬10cm土温达15℃左右小麦进入孕穗期,幼虫在土表3cm土层中做土室化蛹,蛹期8-12天;4月下旬10cm土温达20℃左右,小麦吸浆虫成虫盛发,每天7-10时和15-18时羽化最盛,当天交尾产卵于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天,幼虫孵化期和小麦灌浆期吻合,幼虫期约20天;小麦黄熟,幼虫陆续老熟,落入土中,结茧越夏越冬。

三、吸浆虫的防治:

农业防治

1、选种抗虫品种:冀麦23、25号等

2、轮作倒茬:小麦与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减轻虫源;

3、择时浇水推迟吸浆虫出土时间;

化学防治

1、蛹期防治:一般在小麦孕穗期吸浆虫蛹在地表,可用地将(15%毒死蜱颗粒剂)配20公斤毒土顺垄撒施,撒毒土后浇水能提高防效;

2、成虫羽化初期防治:小麦抽穗70%-80%是防治的重点时期,可以用叫停(功夫·吡虫啉)或大点兵(联苯·三唑磷)喷雾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