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浮皮发生的因素很多。如天气因素、营养条件、树势情况、贮藏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影响。现将柑橘浮皮果发生的因素浅述如下:
一、与品种品系有关:浮皮果主要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易剥皮的宽皮柑橘类如温州蜜柑、椪柑等特别容易发生;相反,皮硬、难剥的甜橙、柚、柠檬等。
二、与果实大小有关:浮皮果的发生程度与其果实大小密切相关,果实越大,浮皮越严重。
三、与树势情况有关:强旺树、小年树上结果量少的果实,树龄较小的树体所结果实,树冠顶部的果实以及朝天果、粗柄果,因其营养条件较好,多成为粗皮大果,容易出现浮皮。
四、与施肥有关:壮果肥施用过迟,果树体内氮素过多,不仅影响果实着色成熟,更会促使果实二次肥大,助长浮皮发生。
五、与天气因素有关:柑橘壮果期遇天气干旱,或果实着色期雨量偏多、高温、高湿,都易发生浮皮。而成熟期降雨量较少,气候较干燥,则浮皮果较少。
六、与营养元素有关:钙是决定果实硬度最重要的因素,果实膨大期钙元素不足,果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韧性不好,就容易产生浮皮。柑橘缺硼时会引起钙的缺乏,进而促进浮皮果的发生。柑橘果皮凹凸不平,多是缺钙、缺硼。
七、与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有关:保果期间喷施赤霉素过早、浓度过大或喷施含有激素的叶面肥,会使中果皮发育部分受损,在柑橘成熟期易出现浮皮果。
八、与采收时间有关:延迟采收,果皮老化,容易发生浮皮。采收期越迟,浮皮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