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群众发展石榴的积极性较高,成片种植的面积增长较快,但由于缺乏栽培技术、管理不善,许多石榴园经济效益较低。为帮助广大果农了解石榴生物学特性及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运输方便、有灌溉条件、背风向阳的地方。建园时应避开冬季最低温度在16℃以下的地区和方位,尤其是槽形谷地和盆地等易集聚冷空气的地方。
2、栽植密度
石榴树高一般2~4m,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可确定合理密度。土壤肥沃,管理较好,栽植密度可小些,可栽330~375株/hm2,株行距5m×(5~6)m;立地条件差,管理一般,密度可大一些,株行距3m×4m;山地梯田栽植,可采用2.5m×4m的株行距,梯田外沿栽1行,梯田内间作矮杆农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3、整地施肥
采用大穴整地与抽沟吊槽2种。大穴整地要求80cm见方、80cm深,抽沟吊槽的长度不限,宽和深要达80cm以上。每株定植穴施土杂肥不少于50kg、复合肥0.5kg,然后与穴土拌匀,栽前浇透水。
4、选用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成活的关键,是速生、丰产、优质的基础。目前适合栽培,而且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怀远的大笨子、玉石子和山东的大青皮、大红袍及陕西临潼的天红蛋。苗木质量要求:苗高达70cm以上,地茎0.8cm以上,苗龄1~3a为宜,纯度要95%以上。起苗时要注意根系完整,至少保存4条根,根长不少于15cm,苗木无病虫害。
5、适时移植
春季3月上旬和秋季的10月底11月初为最佳期。这两个季节温度较低,蒸发量少,成活率高;特别是深秋,根与土壤经一冬结合,翌春发芽早,光合作用时间长,当年植株生长旺盛,能提前开花结果。春栽的土壤与根系结合不紧密,往往是先发芽后生根,若遇春旱,栽后易抽干,常出现栽植当年生长不旺甚至死亡的现象。夏季栽植石榴也可以,但要选择连阴天,栽植成本较高,一般不提倡。
6、整形修剪
①整形
石榴栽植后第一年任其自然生长,并选留1~4个生长健壮、方向适宜的枝条培养为主干,以后及时清除根蘖。随着主干的生长、主侧枝的形成,逐渐培养成圆头形、丛状形、开心形或主干疏散分层形。
②修剪
石榴对修剪反应敏感。冬季以疏剪为主,短截回缩为辅。栽后2~3a的幼树,着重于撑拉的办法,开张主枝角度,适当疏枝或短截,培养树形,积累营养,为丰产创造条件。四年生以上的结果树,要疏枝改善透光条件,创造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疏枝时重点疏除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细弱下垂枝、交叉枝、重叠枝和树干基部萌蘖枝条等。在冬剪的基础上进行夏季抹芽、摘心、环剥等措施,使其透光率保持10%~20%,但切忌夏剪时剪去大枝。
夏剪时间要在坐果后进行,主要疏除过密小枝,以保持合理的透光率。摘心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生长、促进分枝、培养结果枝组和提高座果率。对过多的芽和侧枝要及时疏除或摘心,以减少水分和养分浪费,促进主枝生长。对于3a以上不结果的旺树和较大的辅养枝,在花期可在适当部位环剥。环剥宽度为主干或主枝直径的1/10左右,环剥有利于伤口上部营养积累,增加筒状花的比例,提高座果率和果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