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的花芽发育及其高山养护

2018-09-05 23:27

大花蕙兰的花芽发育是指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芽萌出至花序形成直至进入花期的过程,也就是整个花序发育的过程。

大花蕙兰的花芽在假鳞茎基部已肉眼可辨时,就进入花芽发育期。在华北地区,这一时期集中在7~9月,在华南地区,则集中在7~10月,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花芽发育是成品花销售前的关键一步,如果养护不当导致花芽败育,几年的辛苦便付之东流。

花芽发育特点

多数大花蕙兰品种从花芽肉眼可辨到花朵完全开放,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花芽出现至小花蕾伸出苞片,俗称露苞。这一阶段花序在苞片内发育,苞片发育较快,花蕾和花序梗生长较苞片慢,用手轻捏,感觉花芽空而虚。此阶段为温度敏感期。温度范围以昼温20℃~30℃,夜温12℃~20℃为宜。即最高夜温低于20℃,温差在8℃~10℃时最适于花芽发育,如果夜温持续高于20℃,花芽发育将终止,苞片萎蔫发黄,即俗称的黄苞。不论花序的长短、大小如何,露苞之前较露苞之后更易受高温的影响。如果这一阶段能平稳度过,离顺利开花就接近了一半。不同的品种在这一阶段历时差别很大,有的品种为20~25天,有的则长达60余天。

第二阶段小花蕾伸出苞片至第一朵花开放。这一阶段小花蕾伸出苞片外并逐渐开始膨大,花序梗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伸长,而苞片则停止增长。同时小花间距也迅速拉大,花序展开,小花直径明显增加。花芽对温度的敏感度开始降低,即使昼夜温差达10℃,影响也不会很大。此阶段对水分十分敏感,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花序梗的正常伸长。水分管理是这一阶段的关键。

第三阶段第一朵花开放到销售,是花芽发育较平稳、安全的时期。

并不是所有大花蕙兰品种的发育都明显地具有以上三个阶段,一些晚花品种,花芽生长缓慢,花蕾在苞片内生长时间较长,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生长速度差别不大。

一般来说,从花芽明显可见到可以70天,中晚花品种要70~90天。

环境影响因子

花芽发育阶段关键的环境因子依次为温度、水分和光照。

温度主要是昼夜温差和夜温对大花蕙兰花芽发育的影响。

温度在花芽发育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花芽发育的最适温度也不一样。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最适温度可分为生长最适温度和生产最适温度。生产最适温度是指在不影响植株生长的情况下,人为偏离生长最适温度,通过升高或降低温度以调控花期,达到获取最佳销售利润的目的。

在华北地区平原,7~8月夏秋高温季节时,夜温往往持续超过20℃,降温成本高,将大花蕙兰转移到最高夜温低于20℃的高山上是有效促进花芽分化,克服花芽败育和花箭死亡的技术方法和降低成本的经济手段。

水分水分在大花蕙兰花蕾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仅次于温度,对花序梗的伸长至关重要。应每3天左右应浇一次透水,盆底有水流出即可。

光照大花蕙兰花蕾发育期间的光照要求在50000~70000lux。光照强有利于植株积累养分,花朵色泽鲜艳。光照不足时叶片薄而软,容易下垂。

高山基地建设

由于大花蕙兰花芽发育所处的季节和对温度的要求,一般低海拔地区很难满足其需要,大多数栽培者都选择到高海拔的山区生产,即大花蕙兰上山。

基地选址要求水质好,水量充沛,地形开敞通风,海拔不宜过高,否则随着季节的更迭,当山上夜温下降到不适宜大花蕙兰生长时,山下却暑热未退,将对花芽发育不利。华北地区的高山基地以海拔700~800m比较适宜,一般只适宜夏季生产;华南和江南地区则可搭建温室,仅冬季略加温就可全年生产。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也是选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生产设施建设山区夏季常受暴风雨的危害,有时甚至还会遭遇雹灾,因此设施的抗灾性能是第一位的。根据实际生产管理的特点,用遮荫网搭建类似笼形的结构,在四周和顶部全面遮荫,不仅可以避免过强的斜射阳光对叶片的伤害,对暴风雨和冰雹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这种笼式结构还可防范飞虫和蛾、蝶对花芽的伤害。

栽培管理

大花蕙兰植株上山前,要去除病叶,控水1周,根据植株大小准备好包装器具,减少运输成本和机械损伤。

对刚上山的植株,可根据其花芽分化的程度分类管理:对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或至少大部分已经完成的植株,在山上进行花芽的生长,上山后要继续控水1周,每天叶面喷水即可,刺激花芽萌出,一般7~10天左右花芽即可萌出,这类品种以早花品种居多;另一类以中晚花品种居多,在山上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才开始花芽分化。这类苗上山后应尽快补足水分,促进其生长,温度适宜时,终止叶停止生长,假鳞茎膨大,此时要适当控水,让植株处于缺水状态,刺激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水分管理华北高山的夏秋季节,有时晴空万里,持续高温干燥,最高温可达30℃,光照强度可达100000lux,相对湿度仅6%~10%,极干燥。有时连续阴雨,湿度近饱和,光照不足。这样的环境下,水分管理十分关键。

上山后的水分管理可概括为一控一降一保,指控水、降温、保湿,控水指不浇水,仅喷水。控水也是杀死蛞蝓、蜗牛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晴朗无云的天气,手触叶片感觉热时,就要开始喷水降温了。这是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注意不要等到温度已达到最高允许值时才着手降温处理。因为降温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兰株周围要控温在30℃以下,那么在气温26℃左右时就要开始喷水温,这样在气温升到当天最高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顺利回避一天中高温的侵害。山中水源温度较低,即使在夏季晴朗的天气,气温达30℃时,流水的温度一般也仅有14℃~16℃,而兰株周围的温度较气温更高,往往超过30℃,此时降温最忌大水喷淋。实际生产中宜采取两步降温法:第一遍先向空中、地面喷水,降低兰株周围环境温度,不可将水直接喷到叶面上;第二遍,使水成雾状撒落到叶片上。在气温接近30℃的中午和下午,空气相对湿度降到10%以下时进行,这样的过程要持续数遍。

保是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指水分要足,要够。这是花芽发育第二阶段至关重要的因素,水分不足将严重制约花序梗的伸长。喷水增加的是空气湿度,浇水才能满足兰株体内的水分要求。盆内表层的树皮颜色开始转浅是判断是否应该浇水的依据。一般每2~3天要浇一次透水,每次沿着盆缘轻轻浇灌,注意不可把盆内的树皮冲出。另外,栽培床边缘的植株更易干盆,中间的植株干盆较慢,浇水时要注意区别。由于高山灌溉用水与气温、盆土温度相差较大,控水结束后,不可一次性猛浇、浇透,分两次逐步浇灌,以减轻灌溉冷水对兰株根系的刺激。

光照管理大花蕙兰开花苗最适光照为50000~70000lux,充分的光照有助于花芽的发育和花朵着色。光照过强,叶片将被灼伤而引发病害。山区在晴朗无云的天气里最大光照超过100000lux,此时应用30%~50%遮光率的遮荫网,遮荫网做成活动式的较好,可在阴天拉开。在个别地方,由于有山坡遮挡,兰株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才有直射光照耀,这样条件下的兰株,如果上山前花芽分化已完毕,每株出花数与全光照条件的相差不大,但出花芽的时间将晚1~1.5个月,发育得也慢。

清除叶芽,补足树皮大花蕙兰上山后,仍不断有新的叶芽(侧芽)长出,要注意观察叶芽与花芽的区别,一般花芽生在叶鞘内,圆而鼓,用手轻捏中上部空而虚,下部有小硬块,即小花序,这是因为花芽尚处在发育的第一阶段,苞片发育的比幼小的花序快,包围在花序外面,起保护作用;叶芽多生在叶鞘外,稍扁或圆,手捏硬而实,之后变长,先端叶片分离成二叉状。在花芽未出现之前,宜先留住叶芽,直到花芽明显可辨,且出花芽的植株达到10%,并持续增加时,即可将盆内叶芽集中清除。

另外,因运输和多次浇水造成兰盆内栽培基质如树皮的不断减少,当树皮不足以遮护兰株的根茎部时,要及时添补树皮或用经消毒处理的湿苔藓包裹,否则将影响花芽的萌发和生长。

肥水管理上山越夏的大花蕙兰,在上山前应施足肥料,建议每盆施长效肥15~16g。高山养护期间,特别是花蕾出现后,不宜施肥。

病虫害防治花芽发育期,大花蕙兰植株的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叶枯病等叶部病害和软腐病;虫害主要是螨类、蛞蝓、蜗牛等,危害植株的叶片和根部,蛞蝓和蜗牛还危害花蕾的发育。

病害可通过加强通风、清除杂草、降低摆放密度、控制湿度等方法预防。发病后可喷世高、施保功、阿米西达等药剂,以阿米西达效果最好,但售价较高。伤而引发软腐病,并极易蔓延,因此上山后的兰株,要立即用大生加农用链霉素混合防治。

空气干燥时,容易发生螨虫危害,由于螨虫潜伏于叶背,一般不易分辨。可根据螨虫不同的发育阶段选用杀螨剂。一般直接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的兰盆中比较容易出现蛞蝓,建议施用腐熟过的有机肥水或化肥为好。在无雨而空气湿度大的傍晚,每盆中施入少量蜗克星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两者喜水湿的特点,控水也是杀死危害兰根的蛞蝓和蜗牛的有效方法。

在高山自然环境下,大花蕙兰花苞现蕾后,易受蛾、蝶类幼虫的啃食,蜗牛的舔食也会严重影响到花序梗和花蕾,可人工捕杀或用触杀类药剂防治。

支花扦花芽发育的初期大多为横躺或倾斜,因此直立或弯曲造型的大花蕙兰需要支花扦。在日本和韩国,许多大花蕙兰生产商为降低难度、减少伤害,采用线吊、夹子夹、下部遮光引导等法,使花芽尽可能地直立生长,但这些方法在国内应用较少。国内仍是在花芽自然生长到一定长度后支花扦。支花扦注意掌握最适宜的操作时期,一般要在小花蕾露出苞片后进行,此时花序梗开始木质化,有一定韧性,不易脆折。早晨或空气湿度大时、浇水后不宜进行。最适宜的时间是在浇水后第2~3天的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

花扦一定要插直、插稳,不能离花芽过近或过远,用软硬适度的绑绳先固定花序梗基部,再慢慢从下至上绑上去,使花序梗竖直地稳固在花扦上,但上部仍在生长的花梗不能绑紧,只能松松地套住,不使之倾斜即可,过早固定花梗会因生长受限而弯曲。支花扦时,要注意调整其在盆中的分布,使所有花芽(箭)分布整齐、均匀,可四面观赏或形成一个主观赏面。

花期调控

国庆节出售的品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花芽较适宜,若出的过早,可推迟上山时间或在上山后缩短光照时间,减少喷水降温次数或减少浇水量以减缓花芽的生长速度;若要刺激其早出花芽,可提早上山,控水、增加光照,减小密度。对春节销售的品种,以9月中下旬出花芽较好,下山后可通过调节生产最适温度来控制花期。

如果花芽出现过早,又欲在春节销售,一般多采用延长低温来控制花芽生长,但实践表明,低温时间达到1.5~2个月时,对低温敏感的品种,花朵正常着色将受严重影响,甚至发生改变,如绿色变为褐绿色甚至棕褐色,黄色花变为浅褐色等,观赏价值降低,一些品种还会出现明显的夹箭及花箭长度明显不齐的现象。因此,调节温度并非花期控制的最佳措施,掌握好头年留芽时间,了解品种生物学特性间的差异,辅以适当的栽培措施并因地制宜地予以调整,使之在最佳销售期开放,才是根本之策。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