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相关注意事项

2018-09-10 06:22

一、暴雨后的棉花补救措施。应采取“抢排水、早松土、重施肥、防病虫、迟打顶、勤整枝”的抗逆应变措施。

2

三、棉花根外追肥

对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的棉田,每亩应用1-2%的尿素溶液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促进养分运转,有利提早吐絮

四、棉花科学应用催熟剂

为促进棉桃早成熟、早吐絮,提高霜前花的比例,对一些晚熟棉田,可采用乙烯利进行催熟。具体方法是:在霜前15-20天,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每667m2用40%的乙烯利100-150克,加清水50-6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施于棉花体上,使各部位的青铃都着药,一般喷1次即可。若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则需重喷。(注意留种棉田不宜喷施)

五、棉花严防烂铃

引起烂铃的因素除田间荫蔽外,秋雨连绵也是造成烂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为了避免烂铃,减少损失,应及时把棉株下部由绿转黄,即将开裂的棉铃和开始有黑斑的棉铃,在未烂之前提早摘收。摘下的棉桃在1%的乙烯利溶液中浸蘸后晾晒,即可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使品级提高。

六、棉花科学采摘

棉铃充分吐絮后应做到适时收摘,避免过早过晚,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尽量不让吐絮棉遭受雨淋或日光暴晒过久,以免降低棉花纤维品质。同时在收摘时还要做到“五分”,把不同品种的留种花、好花、次花,实行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分售,以利于优棉优价,保证质量。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