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后水稻如何蓄留再生呢?

2018-09-10 15:18

问:水灾后水稻如何蓄留再生呢?

灾后蓄留再生水稻技术要点。

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受洪水淹没时,由于茎鞘积累的营养物质还未向穗部转移,此期茎鞘营养物质仍较为富。同时,这两个时期茎秆节上休眠芽一般在5毫米以内,还没伸长,受洪水影响较小。虽然洪水退去后,由于水稻叶片有淤泥,太阳晒后出现萎蔫或干枯(抽穗表现最为明显),但水稻茎秆和休眠芽仍然成活,因此可蓄留再生稻。

低留稻桩。再生芽来自水稻不同节位的休眠芽,其生育期和穗子大小因节位不同而不同;一般上部节位休眠形成的稻穗生育期短、穗子小,产量不高。下部节位休眠芽形成的稻穗生育期较长、穗子较大,产量较高。

目前受洪水淹没的杂交中稻,一般在孕穗期至齐穗期,割去上部蓄留再生稻,时间上较正常杂交中稻收割后蓄留再生稻早近1个月,不存在后期低温影响结实的问题。从挽回更多损失和再生稻高产角度出发,割去稻株上部,保留稻桩20厘米(5-6寸)最佳,有利于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如果不割地上部分,一是稻田群体大、湿度大,纹枯病易发生;二是休眠芽中上部发生较多,萌发后生长在头季稻的荫蔽之下,稻穗较小,不易形成高产;三是再生稻生育进程不一致,成熟期也不一致,造成产量不高,多次收割,且收割不便。

适当追肥。现在蓄留再生稻的田块,一般被洪水淹没时间较长,对水稻根系活力有一定影响。为此,在杂交中稻上部割去后,要及时追施一次肥;以速效肥为佳,每亩可施尿素5公斤,以护根促芽,为再生稻高产奠定基础。

防病治虫。针对今年迁飞性水稻虫害基础量大且早,加之是洪水淹没过的田块,在杂交中稻上部割去后,应在当地植保部门和技术人员指导下,加强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飞虱和稻纵卷等病虫害的防治,为再生稻高产创造条件。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